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展会报道 >正文

intertextile秋冬面辅料展:正装面料企业气场十足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24日

每一个去过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秋冬)博览会的人,都会对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的E1、E2馆留下深刻印象,作为国内正装面料的集中展示区,这里汇集着大批优秀正装面料生产商,而正是凭借着这些生产商尖端的技术和不懈努力,让这些面料产品引领了中国乃至整个世界正装面料的流行趋势。
       在今年的intertextile秋冬面辅料展上,康平纳、丹毛、华芳、志向、三毛、新芳、如意、南山、喜盈盈、申洲等企业,又将携其精选的面料产品,为观众及采购商带来全新的面料盛宴。
       这些国内顶尖的正装面料企业,正在用多元化的创新方式,用实力证明自己、表现自己,也在为参展做着积极准备。
       新展品
       更新理念,让研发紧贴市场
       展会上,新颖的展品永远是参展企业的制胜法宝。对于苏州志向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来说,今年的intertextile秋冬面辅料展,无疑也是一次崭新的旅程。据悉,在本届展会上,志向将跨出以化纤面料产品为主的圈子,进行棉、毛、麻、丝等面料整体形象的展示。
       志向成品事业部副总经理黄雷刚在接受《纺织服装周刊》采访时说道:“以往,我们的面料只是为了设计而设计,但设计出来的面料却不知该用在何处。现在,无论是设计师还是销售人员,都加强了这方面的意识,我们觉得,销售面料不是最终目的,引导客户了解面料适用于哪些终端产品才是价值所在,这是企业对产品认识上的一大转变。” 
       在今年展会上推陈出新的还有江苏鹿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其销售经理李晓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鹿港的展品类别比往年更加丰富。
       “以前,展品都是以羊毛精纺类面料为主,今年,精纺、半精纺、粗纺等正装面料将都会有所展示。如今,客户订单偏向时尚化,所以展品也更为时尚,甚至可以看到可应用于单薄外套的针织面料。”据悉,为了在面料服用性方面有多样化的表现,鹿港的产品已经涵盖了正装、羽绒服、单衣等多个品种。 
       在李晓磊看来,鹿港之所以在多个方面取得了突破,还要得益于企业在科技方面的坚持。据悉,鹿港不仅在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方面进行了大手笔投入,还针对市场行情进行不断地开发和改造,当然,这也让鹿港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作为intertextile面辅料展的老展商,浙江松井纺织有限公司对产品的理念也在与时俱进。公司销售经理王丹向记者介绍说:“我可以很有底气地告诉我们的客户,松井一直在有目的地进行各种创新。”据了解,松井今年的特色展品是再生纤维素纤维产品,这种由松井自主研发设计的产品,从原料到工艺,整个流程都非常环保,这也是他们对参展胸有成竹的原因。
       新渠道
       走创新路,让企业脱颖而出
       参加展会、尝试网络营销、老客户介绍、新客商慕名,作为拓展市场、打造品牌的几大重要途径,这都是面料企业所津津乐道的几个方面。
       山东康平纳集团有限公司,上至董事长陈队范,下至企业员工,对参展一直都保持着高昂的热情。 
       “董事长每次参展都会马不停蹄地从开始跟到结束,可以说,我们重视每一次同客户的交流与接触,因为这代表着商机。康平纳现在有重点客户二三十家,并为他们建立了档案,有针对性地为他们开发产品,同时还方便了彼此间的长期合作,著名的江南布衣就是其中之一。”康平纳市场策划部设计助理谭逢春向记者娓娓道来。
       同样对渠道用心的,还有浙江喜盈盈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虽然与国内大多数面料企业的路子并不一样,但他们所取得的优异成绩却有目共睹。
       喜盈盈董事长宋世楹表示,其实秘诀很简单:同样一款面料,意大利面料企业售30欧元,喜盈盈售30美元,对方交货期为3个月,喜盈盈仅需15天;在运输方面,喜盈盈也会以较快的速度完成,这样比较下来,优势就已经非常明显。而在国内市场,喜盈盈走的是高端路线,做的是差别化面料产品。喜盈盈针对不同市场,采用了不同的策略,对两种渠道的不同做法让其很快脱颖而出。 
       在渠道建设过程中,面料企业虽有各种尝试,但也并非都能一帆风顺。
       王丹说到一个很现实的情况。四年前,松井开始在网上尝试面料销售,但作为一个摸不到实物、以低廉价格取胜的平台,网上平台并不适合走中高端路线的松井,所以松井从网上销售的模式中退了出来,继续专注于传统营销模式的缔造。可以看出,摸索到一个适销对路的渠道,的确要下一番工夫。
       新背景
       激烈竞争,更能明晰发展方向 
       国内外经济升温还需时日,消费者购买力的欠缺却已成事实。对于我国纺织企业来说,受国内外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整个纺织产业链的日子都不好过,处于这一产业链中的正装面料企业,也没有办法独善其身。
       “确实如此,对于面料企业来说,去年的经营状况能够持平就很是难得,今年上半年,家禽业又出现了禽流感疫情,导致羽毛价位像坐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这对纺织企业来说非常不利。为了把国内羽绒服的生产成本降下来,满足下游客户的需求,我们研发出了羽毛的替代品。这种替代品已经在市场上推出,我们将把它带到今年的intertextile秋冬面辅料展上,相信这种替代品,能够借着当前的羽毛行情,获得市场的认可。”黄雷刚表示。
       不确定的市场因素增多,给企业带来了紧张感,同时也改变了一些企业的发展方向。在本届展会上,康平纳除了常规的羊绒、羊毛产品,还将带去一些含丝、含竹纤维的新品。谭逢春告诉记者,康平纳正在做竹纤维的面料产品,这是企业的先锋产品,是在市场不明朗情况下试探市场行情之用,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
       深感危机的还有王丹,“现在企业发展的压力很大,很多时候要看机遇。企业的很多大客户,都跑到了越南、巴基斯坦这些国家,那里劳动力更便宜,比较优势明显。同时,企业现在同国外的接触越来越多,汇率每天都在变,这也需要我们要有危机意识,以防风险”。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1070)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展会报道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