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时尚消费领域有两种重要的消费潮流和文化,一种潮流是纯粹的奢侈,也就是大牌追逐,另外一种是“快时尚”,即更新频率快、款式众多,尤其以服装为代表,目前已辐射至家纺业。但伴随着年轻人的成长,一种新的消费文化--“轻奢侈”正在演变。近几年在国际范围内掀起的“轻奢消费”浪潮,一方面是消费者购物心理的变化,另一方面也是轻奢品牌市场引导的结果。
  所谓“轻奢侈品牌”,是指那些包含原创设计以及用高品质面料工艺生产产品的品牌。当传统的奢侈大牌仍旧对普通消费群体是奢求,现有的普通主流快时尚品牌又无法满足品质和设计双重要求的时候,“轻奢侈”就顺理成章地走俏市场。与动辄数万元甚至数十万元的高端奢侈产品相比,退而求其次,转投高品质中价格的产品成为了越来越多既希望彰显品位,又不想负担昂贵的消费的顾客的选择。
  对于奢侈家纺品牌来说,定位于市场中1%或者更少的消费群体,似乎更容易获利。但是对于目前的中国高端奢侈家纺市场而言,还不是很成熟,消费者对不向外人展示的生活用品用高价来购买,显然不是很能接受。对生活有高质量高品质的高端消费者也往往会通过高价来购买国外奢侈家纺,如意大利品牌范思哲、美国品牌CalvinKlienHome、英国品牌Wedgwood等,国内本土高端品牌反而成为消费者的第二选择。随着越来越多国外高端家纺品牌进驻中国,高端市场已成为国际品牌们的前瞻地了。
  再说说“快时尚”。人们对“快时尚”的热情正在消退,一大原因是,对大牌的粗糙仿制大大打击了追求品位及细节的消费者,另一个原因是市场的疲软导致库存,在现实面前品牌忙不迭地剥去了华丽的外衣而回归了“低价”与“街边货”的本来面目。ZARA低价促销以及Mango频繁撤店、产品不合格就是最好的案例。一些家纺品牌也想要以“快”制胜,紧跟潮流趋势,设计快,开发快,上货快,时刻给消费者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一套被服装行业玩的风声水起的理念在家纺行业又能延伸多久呢?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