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面砸的钱都是天价,都在做内部升级整修。”世邦魏理仕中国区商业服务部资深董事储祥昀称,很多奢侈品牌开店的数量变少了,但由于升级改造现有店面,所以投资金额并没怎么减少。
沪上购物中心业界最近的话题,大多集中在新秀。
比如月星环球港试营业3天,50万人流量,一度导致附近交通瘫痪;K11那几只不断长大的小猪;还有iapm里PRADA那七层高的旋转型外立面幕墙……
在此背景下,已称霸江湖多年的“梅泰恒”们又该如何出招应对?
店面升级
第一式便是自我升级。
恒隆广场早在去年就已完成了升级。爱马仕(Hermès)、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宝格丽(BVLGARI)、D&G等奢侈品牌旗舰店整修完后亮相,外立面幕墙颇为亮眼。
一街之隔的中信泰富广场,则从前年就开始升级改造。最大的变化是,原先三层的Espirt已被I.T取代,克莱利亚尼(Corneliani)、万宝龙(Mont Blanc)、Chloé等租赁大户也以新概念旗舰店现身。
“光外立面幕墙,就花了四五百万元。”克莱利亚尼大中华区域经理李敏说,去年开业的中信泰富旗舰店是克莱利亚尼在中国的第40家门店,三层占地250平方米。
这个意大利高级男装品牌2004年进入中国,现在正快马加鞭布局。李敏表示,克莱利亚尼2013年将有11家独立品牌店落户中国,近三年计划开设20家精品店和旗舰店。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