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南海小微民营纺织企业抱团解决融资难题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11日

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很多企业主,对于民营经济发达的佛山而言,这个问题尤其突出,但也有例外。
        “经常听到别人说小微企业融资难,但对我们来说,这个问题从来就不存在。”陈树彬说这话时充满了自信,他担任南海区纺织行业协会(简称“纺织协会”)会长,在他的带领下,纺织协会与银行展开了长达10年的深度合作。
        早在2003年,南海西樵的纺织企业就以协会的名义与广发银行进行谈判,并成功从银行获得了10亿元授信额度,这让纺织企业首次尝到抱团发展的甜头。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这种抱团意识不断强化,在协会的组织下先后成立了行业内部的担保公司和小贷公司,并通过各种金融创新解决了行业发展的融资难题。
        抱团发展获银行10亿授信
        对纺织企业来说,设备的升级改造一直是个难题,“我们生产用的设备一台基本在40万元左右,一般企业改造和扩产至少要20台到100台,对中小企业来说,短时间要拿几千万元买设备压力会很大,但如果向银行申请设备按揭,压力就会小很多。”陈树彬介绍,为了帮助纺织协会会员进行设备更新和改造,目前协会正在向广发银行申请3亿元的授信额度。
         纺织企业向银行申请数亿元的贷款授信,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相比家电、陶瓷等行业,纺织行业的集中度要小得多,以中小微企业为主,“过去很多银行对中小微企业设置了各项门槛,单个企业去和银行谈判没有筹码,要谈几千万或者一两亿元基本不可能。”陈树彬介绍,纺织企业的弱势地位让他们走上了抱团发展的道路。
        本世纪初,在政府的鼓励下,南海西樵的纺织企业不断强化行业协会的作用和地位,并通过协会的名义与银行进行谈判,“因为谈的项目是以整个行业作为筹码,基本上谈成的机会很高。”2003年,陈树彬代表纺织协会与广发银行签订了一份10亿元的授信协议,让他更加坚信纺织行业抱团发展的必要性。
        过去10年,纺织协会与广发银行建立了全方位的合作关系,成功解决了行业的融资难题,“先以行业的名义从银行争取到额度,再由纺织企业根据自身需求进行申请,不是说平均分配,企业申请也要根据银行的规定确定贷款额。”陈树彬介绍,这种以行业名义申请的授信额度可以在协议期间循环使用,满足不同企业的融资需求。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638)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