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巧遇一个大学同窗,如今已经是历史学博士了,两人就近找个饭店坐下,互相询问这几年的际遇,不知怎么就说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他说:“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偏重于‘入世’,就是功成名就,就是名闻利养,就是封爵封侯,就是出将入相。总之一句话,就是‘得’的教育。中国文化缺少‘失’的教育。”
同学只说对了一半。儒家文化的精髓,其实是“中庸”。
在得与失之间,重要的是平衡。不能因为“得到”就满足,更不能因为“失去”而放弃求索。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见金。”中国服装业仍然行进在求索的路上。
当下,新媒体营销兴起、电商渠道火热、资本催生品牌飞速成长、快时尚席卷而来、潮流品牌成宠儿,中国的制造业,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在发生深刻变化,时刻处于变革之中的中国服装内需市场更是瞬息万变。
消费终端的倒逼,对企业的设计研发、组织结构、公司治理等各个层面形成了变革性的影响。管理模式创新、生产模式再造、设计研发模式重塑、终端商业模式变革……以产品为本源、以满足需求为目的的模式体系创新正在不断涌现。
这些创新只有以系统的方式和手段,才能为品牌价值体系带来增值。
历经30年积累的中国服装企业与品牌,如何再次出发?面对新的信息化时代,将诞生怎么样划时代的商业模式再创新?
青岛红领的MTM模式正在努力为中国服装开辟一个新的增长空间。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