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服装品牌都在备战秋冬季销售时,1号店自有服装品牌BESTLUCK却仍在销售T恤。而上个月,当当网正式向外证实,其自有品牌“当当优品”服装品类已经被砍。同时,京东商城推出自有品牌服装的传言也一直不断。在业内人士看来,作为品类扩张的服装往往与电商的主业不同,而在短期业绩达不到预期后,被边缘化或者直接砍掉的风险也最大。
利润驱使跨界
1号店今年5月推出自有服装品牌BESTLUCK时曾表示,自有品牌对企业而言是一个很好的品类,包括更低的成本、更可控的从生产到销售的流程。而服装是整个线上交易额和交易件数最大的品类,1号店将通过服装进入自有品牌领域。对于自有品牌服装的利润,当当网CEO李国庆曾在接受采访时透露,“服装的毛利率60%,比图书高多了”。
易观国际分析师毛阿晶认为,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做自有品牌都是因为想提高自身毛利率,掌握定价权,增强对供应链的控制力。截至目前,当当网、1号店都已经涉足自有品牌服装,另外,京东商城表示,对于自有品牌服装一直在筹备。北京商报记者从户外从业者处了解到,京东商城已经推出了户外背包等服装周边产品。
李国庆表示,“我们现在推出自有品牌服装太早了”,但电商自有品牌服装路上的后来者还有很多。第五大道奢侈品网日前也推出了自己的女装品牌S&S。与之前不同的是,S&S除了在第五大道及自己独立的网站上销售外,还进驻了其他B2C平台。
品牌识别度存疑
对于目前所推出的电商自有品牌服装,毛阿晶表示,电商掌握了大量的消费者数据,也更方便掌握消费者的喜好,但品牌的培养是需要时间积淀的。“目前来看,在服装领域,低端市场还可以,因为品牌识别度不高而性价比高,做高端的就比较困难。”在毛阿晶看来,从网购人群考虑,300元左右的价格已属于高端产品。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