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2014年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分析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01日

2014年,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可能略好于2013年,但风险和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
  从国际看,在各国宽松政策的刺激下,世界经济复苏步伐有所加快,发达国家经济有望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14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6%,增速比2013年提高0.7个百分点。全球贸易增长有所回升,跨国投资缓慢回稳。主要能源资源供应充足,通胀压力总体不大。但全球经济仍处于政策刺激下的脆弱复苏阶段,发达国家经济仍低于潜在增长率,新兴经济体经济也难以恢复到前两年的高增速。美国即将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对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带来重大影响。全球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仍在加剧,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全球贸易复苏。
  一是世界经济复苏的力度仍不强劲。在技术进步缺乏突破的情况下,发达国家难以形成新的市场热点,居民消费中低速增长,企业投资意愿不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不足。与此同时,发达国家财政整固步伐加快,2014财年美国财政赤字率预计将从2013年的3.9%降至3.3%,日本拟从2014年4月起将消费税率从5%上调至8%,欧元区重债国继续增税减支,将进一步削弱经济增长动力。一些新兴大国结构调整滞后,有的过于依赖能源资源出口,受国际市场能源资源价格下滑冲击严重;有的财政和经常账户双赤字问题突出,亟需加快结构调整和财政紧缩,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对全球经济拉动作用减弱。
  二是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给全球经济带来新的风险。随着美国经济增速回升、金融市场企稳、失业率下降,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在2013年底、2014年初开启退出量化宽松政策进程。量化宽松政策逐步退出,将改变国际金融、商品和房地产市场流动性供求格局,有利于保持资产价格稳定,防止泡沫积聚。与此同时,量化宽松政策退出可能抬高发达国家金融市场利率,改变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投资收益对比,促使国际资本从新兴经济体向发达国家回流,导致新兴经济体股市、汇市大幅波动。2013年5月下旬至10月中旬,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的预期已导致印度、南非货币兑美元分别贬值10.8%和5.7%。为阻止资本外流,新兴经济体需要收紧货币和财政政策,而这又会使本已低迷的经济增长雪上加霜。
  三是全球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回潮。近年来,主要经济体之间掀起商签自贸协定潮流,推动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深入发展,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措施有所增多。但主要发达国家失业率仍然处于历史较高水平,一些新兴经济体制造业发展陷入困境,各国倾向于通过保护本土企业、促进就业的做法重振经济发展内生动力,贸易保护主义形势依然严峻。据英国智库"全球贸易预警(GlobalTradeAlert)"近期统计,金融危机5年来,二十国集团成员出台的贸易限制措施中,近90%仍在实施;截至8月19日,世界各国新出台了近300项以邻为壑的贸易措施。
  从国内看,中国经济平稳实现从高速增长阶段到中高速增长阶段的转换。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将创造新的消费和投资需求,拓展国内市场空间。新一届政府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启动运行,今年分别与冰岛、瑞士签署自贸协定,进一步改善了外贸发展的制度和政策环境。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对经济体制改革作出全面部署,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提升广大进出口企业的信心。但部分产业供过于求矛盾凸显,传统制造业产能普遍过剩,一些行业利润大幅下滑,中小企业普遍经营困难,对进出口增长产生一定抑制。美国宏观政策调整可能导致外汇资金大进大出,增加金融体系风险,影响进出口企业融资环境。
  专栏三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启动运行
  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在新形势下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根据《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国发〔2013〕38号)要求,自贸区按照先行先试、风险可控、分步推进、逐步完善的方式,把扩大开放与体制改革相结合、把培育功能与政策创新相结合,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基本制度框架。经过两至三年的改革试验,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和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新型贸易业态,加快探索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全面开放,探索建立货物状态分类监管模式,努力形成促进投资和创新的政策支持体系,着力培育国际化和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力争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货币兑换自由、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为中国扩大开放和深化改革探索新思路和新途径,更好地为全国服务。
  综合考虑国际国内因素,2014年中国外贸回升基础尚不稳固,形势依然复杂严峻,面临的压力和挑战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国际市场需求总体偏弱。发达国家加快推进"经济再平衡",其经济复苏中伴随着削减贸易赤字,进口增速疲弱,对全球进口的拉动作用趋于减弱,中国巩固发达市场难度加大。今年前8个月,美国、欧盟、日本进口分别下降1%、3.7%和7.4%。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放缓,市场需求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过去5年,中国出口增量的43%来自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其市场需求降温势必影响中国企业出口,目前已出现对部分新兴经济体出口增速下降以及订单减少、风险上升苗头,企业开拓新兴市场遇到新的困难。商务部对国内1900余家外贸重点联系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出口订单在前期短暂回暖后,近期再度出现反复,其中对部分新兴经济体出口订单波动较大。世贸组织最近预计,2014年全球贸易量增长4.5%,增速仍然低于过去20年5.4%的年均增速。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686)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