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鲜艳的彩旗飘扬,没有五颜六色的气球点缀,没有灿烂的花朵簇拥,本着节俭务实的理念,本届袜博会抛弃了以往惯用的摆设方式,巧用匠心,耳目一新的展会设计令人难忘。
本届袜博会以“坐标”为主题,创新地融入袜业文化、人文关怀、地域历史等元素,做足袜业文化和美丽经济概念,搭建了一个袜业产业的时尚展示与贸易平台,充分表现大唐袜业现代产业集群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美景。
开元,代表一个新纪元,这条路也是大唐的地标性道路,它见证过历史的沧桑,也是袜博会的主通道。在设计者的创意装扮下,这条道路也重新焕发生机。“1989年,原料市场还没建成,我在马路边卖加弹丝。”这是针织厂老板赵建国的时间故事。而在这条路上,共设立了26个印有这样的人物故事的龙门架。从1988年到2013年,26位百姓的故事直接或间接反映了大唐袜业的演进史,这被创意设计主创人刘秀称为“共生计划”。与之相对的“融入计划”则是选取最具代表性的新大唐人,让他们描述对大唐的新期待。
走进袜业市场,一堵五颜六色的袜墙夺人眼球。定睛一看,中间还夹杂着展现女袜工工作、生活状态的照片。刘秀告诉记者,这个可以称为是“女工计划”,这面墙旨在为袜都留下一张张独特的速写。这些年轻面容每年制造了几百亿双袜子。她们的涌入,对大唐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变革性的影响,也让大唐这座袜业之城的影响力辐射全球。
另一堵墙面上悬挂着100幅人物照片以及他们的人物简介,这被称为家族相册计划。据介绍,这是艺术家和摄影家通过两个月的走访,最后为160户家庭提取具有纪念意义的时刻,以此反映大唐早期社会的一些场景片段,以唤醒一个时代的记忆。
刘秀认为,本次袜博会要实现的是创意产业与大唐文化、袜业制造的联姻,在提升大唐城市景观、搭建产业提升平台的同时,推动大唐建立起一个新时代的立体文化舞台。
入驻商城抢占高地
在袜博会首日举行的跨国采购暨名品进名店洽谈会上,近百家国际专业采购团和国内大型商场超市集中设摊,与生产厂家进行面对面的商洽、交流,在采购商与袜企之间搭建了一座互惠互利,合作双赢的桥梁。
“我们百荣世贸有一万平方米的袜子卖场,下一步计划把卖场做得更大,做成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袜子批发中心,非常欢迎诸暨大唐的袜业到我们卖场展示你们的产品。” “嗯,百荣世贸作为一家知名的大型商场,我们非常希望能建立进一步合作,这对自身品牌的提升有所帮助,也有利于我们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洽谈会上,北京百荣世贸商城采购商许鹏飞和我市棋棋袜业负责人骆溶谈得十分投机。许鹏飞告诉记者,这次来大唐主要是想找一些新的供应商,丰富商城的贸易产品,而骆溶在听完北京市场的介绍后信心十足,她表示企业有意在内销市场上提高占有率,上一届的袜博会上,她拿到了700万元的订单,希望今年能够拿下1000万元的生意。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