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落幕的中国国际时装周期间,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在北京度过了20岁“生日”。
11月1日,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在京举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荣誉会长杜钰洲出席会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延恺、纪委书记王久新,顾问杨东辉,会长助理、中国贸促会纺织分会常务副会长徐迎新,会长助理、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等300余人出席了本次会议。
回顾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20多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服装产业的时尚发展史。
中国国际时装周也为本土品牌提供了展示和推广的平台,中国自主品牌也在每年的时装盛会中,审视和检验着自己的新品,在同行业、企业的碰撞中进一步明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
与此同时,由设计师协会举办的十佳设计师、金顶奖的评选,不仅为服装行业输送了大量的设计人才,更为本土服装产业实现由“制造”到“创造”的蜕变,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
对此,在当前中国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的关键时刻,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该如何进一步发挥好设计师队伍在服装产业转型中的作用?
在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20周年的纪念大会上,王天凯充分肯定协会20年来取得的成绩。他指出,中国服装设计师队伍的成长伴随了服装产业做大做强的过程,服装设计师队伍的成长在我国纺织产业里效果最为明显,成绩也最为突出,这些成绩除了得益于国家经济发展外,也得益于服装设计师协会这20年来不遗余力地促进设计师队伍的培养和成长。
王天凯表示,20年来,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在服务和引导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服务会员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一是协会充分发挥了设计师作用,提升设计师的产业地位。协会除了坚持设计师队伍的培养及服务平台的建设外,还举办一系列设计师评选活动,为产业推荐优秀的涉及人才,提高了设计师的行业地位。二是充分发挥了各个专业委员会的作用,组建完备的时尚产业人才的队伍。目前,协会已经有超过1600名会员及8个委员会,涵盖了整个服装产业链,这对中国时尚产业发展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协会充分发挥服务平台作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中国国际时装周已经成为全面展示自主品牌成长、人才队伍建设的舞台,成为反映中国时尚产业发展进步,包括流行趋势的重要窗口。汉帛奖、真维斯杯等专业赛事也成为行业选拔人才的重要窗口。四是协会充分发挥了纽带的作用,促进设计师队伍的成长。协会紧紧围绕产业发展的大局,加强与产业之间的协作,帮助设计师成长。同时,协会还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拓宽了设计师队伍的国际化视野。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