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冷了,细心市民发现,今年新上市的羽绒服、棉服上的大毛领不见了,大多变成泡泡领或无毛领。
采访发现,原来不是带毛领的服装款式不好看,而是原材料毛条涨价太快,冬装只好变脸又瘦身。
毛领少了棉服多了
上周末,武昌刘女士到江汉路商圈买衣服,发现新上市的羽绒服、棉服、毛呢大衣上,很少见到往年常见的大毛领,大部分衣领都变成泡泡领或连帽领,专卖店导购称这些都是今年的最新流行款式。
走访发现,与往年相比,各大商场里的毛领羽绒服明显少了。有营业员称,毛领款式少了,价格却比往年更贵,今年流行的是仿羽绒款式棉服。
从武汉本地的服装企业获悉,今年仿羽绒服款式的棉服销量猛增。1家汉派服装企业销售负责人解释,今年棉价平稳,仿羽绒服款式的棉服比去年还能降50-100元,相比之下,价格略涨的羽绒款式则因此显得相对“低调”。
毛领涨价助推冬装
实际上,带毛领的羽绒服曾是市场上最受欢迎的款式。今年毛领价格翻倍上涨,直接推高厂商成本,不少企业为稳定售价,在设计上直接省去大毛领,部分带有真毛领子的高端冬装则涨价200-500元。
“今年棉花等原材料维持去年价位,但羽绒、皮毛等原材料有所上涨,冬装成本增加的同时,零售价却几乎没涨,其间的差价只有我们自己来填。”湖北冰姿服饰有限公司负责人韩继雄告诉记者,受到禽流感影响,羽绒价格上涨快波动大,再加上人工成本也在上涨,控制成本十分困难。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