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上百亿销售的疯狂过后,是各种售中和售后的吐槽,“双11”后遗症成为大家不得不去面对的诟病。在新浪微博上,网友也曝出了各种商家折扣的猫腻。
虚假打折
折后价不降反升
网上商城拼的就是价格,平日销售几乎就给到了正价的6-7折,对于网店来说,折后价才是日常销售价,否则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双11”的全场5折,部分消费者认为是平日售价的5折,然后,接近零点时,商品价格被调回原价(吊牌价)并以及基础价打5折,以一件200元的服装为例,这样恢复吊牌价的折扣,仅仅比平时便宜了20元。实在让网友吐槽,不值得熬夜疯抢。何况还要忍受长达一周的物流。
吐槽
新浪福建理财帮:消费者梅先生看中了一件原价为2499元的杰克·琼斯皮衣,9月时的促销价是1249.5元,“双11”之前,这件皮衣却恢复了原价。最后,“双11”价格为1249元,仅比之前便宜了5毛钱。
王驰:昨日在天猫看到一货品原价11800元,“双11”仅要2980元,今天起来看一下,原来11800元的原价变成3260元,难道这是为了折扣算的价格么?我可以说这是欺诈消费者吗?
sabersaber:发现“双11”买的衣服,今天又以新品重新上架,只比那天贵了3块钱,那天还声称“原价240元,192元大甩卖全场包邮”,明年再也不买了。
技术性断货
缺货品翌日上架
不少网友发现,自己提前花很久时间在各种网购平台上比较、挑选、收藏了许多商品,但是却在“双11”当天看到,这些商品在短短几分钟内迅速显示“售罄”、“缺货”。然而令人疑惑的是,11月12日这些商品就以原来的价格从新上架,并很容易购买下单。业内人士表示,部分商家拿出的“特价品”只是吸引消费者在其平台批量购物的一种营销手段而已。
吐槽
仙履木木的微博:10日下单的图书,12日当当短信通知“您的订单全部缺货”,收到短信后又试着下了一次单,13日就全发货了。两次不一样的就是:价格贵了,且只是贵了几块钱。
默默默有闻:昨日在论坛发个帖关于美特斯邦威淘宝商城店“双11”拍下订单却“被”缺货,今天上去一看我的帖子不见了……没有货为什么要上架那么多呢?
Vicente_Y:电商们,“双11”已经过了,那些“技术性缺货”的商品可以上架了!还让不让人买了啊?
支付崩溃
系统责任网友担
比重复下单更纠结的是,熬了大半夜选好收藏后,因系统故障在支付页面被退出,下单没成功。有网友抱怨称,因支付系统崩溃而去重新购买后页面才显示两件都付款了。然而客服却告知同一商品重复下单后不予退款,只能拒收,但两件同一包裹发货,一旦拒收将失去整个“双11”的战果。事故不单发生在支付宝,开通线上支付业务的银行也没能幸免,不少系统瘫痪导致购物支付失败都发生在链接银行的环节上,经过此轮较量,哪家银行系统得人心也分出高下。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