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携手中国女篮甲级联赛(WCBA),李宁公司囊括从初高中到大学生校园篮球的装备赞助商资格。2013-2014赛季中国篮球赛季大幕已经拉开,赛场之外一场围绕着篮球的营销大战也已打响。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本土体育用品品牌的差异化定位愈发明确,企业在赞助资源的选择上更趋理性和差异性。
继去年成为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及全国初、高中篮球联赛的官方合作伙伴后,李宁公司日前又与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和大学生超级篮球联赛(CUBS)签约。一股脑将四级篮球联赛打包赞助,李宁公司争夺篮球品牌霸主地位的决心显露无遗。
前篮管中心主任李元伟曾表示,目前中国约有篮球迷3亿人,其中大部分15岁到24岁的年轻人经常打篮球。毋庸置疑,对年轻人这个消费群体的争夺事关篮球市场竞争的未来。
李宁公司相关人士表示,全面赞助校园篮球联赛,看中的是校园联赛在学生群体中的巨大影响力,希望借此让李宁品牌深入年轻人。不过,李宁公司付出的代价不菲。据知情人透露,李宁与各大学生联赛签订的赞助协议均在5年以上,每年开支高达数千万元,比之前安踏签约CUBA的费用翻了几番。加上赞助CBA联赛的巨额投入,李宁对市场的期待显然很高,而真正的市场回报还有待观察。
两年前李宁公司进行战略调整,放弃过去赞助多元化的做法,确立了篮球、羽毛球、跑步三大核心业务品类。在关键之道体育咨询有限公司CEO张庆看来,近来李宁公司在篮球领域接连有大动作,正是基于这一发展战略需要。“中国篮球市场规模很大,李宁公司必须投入足够多的资源支持其业务的发展,全线布局国内篮球赛事资源,目的只有一个——将李宁打造成为最专业的篮球品牌。当然,转型的效果还要看企业的执行力。”
同样是为篮球市场这块“蛋糕”,刚刚超越李宁成为中国体育用品市场一哥的安踏在赞助资源的选择上则有所不同。在先后让出CBA和CUBA赞助商的身份后,安踏今年选择了与WCBA合作。
“这符合安踏一贯的务实风格,”张庆表示,随着玛雅·摩尔等明星外援加盟WCBA,在国内部分区域WCBA的关注度颇高,媒体曝光机会也不少,但赞助价格却比CBA低了许多,因此,WCBA可以说是块“价值洼地”。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