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沈永芳:深圳服装向着国际化高端迈进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27日

第13届中国(深圳)国际品牌服装服饰交易会以崭新的面貌如约而来,其本土品牌实力日渐显赫,国际交流愈发密切的基础上,真正将商业、市场、会展等多方面的因素充分对接,将展会的功能性与平台影响力提升起来。
    深圳市服装协会会长沈永芳表示,2013年有诸多的不确定因素和挑战,首当其冲的是欧债危机所引发的海外市场消费萎缩,其次是生产成本上升和资金紧张,国内服装产业普遍感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越是在遇到困难和挑战的时候,越能检验出一个产业应对危机的准备是否充分,“软肋”容易显现,实力也容易体现。从容应对挑战,确保行业产值和出口额稳步增长。深圳服装业“先走一步”首先体现在对市场判断的先知先觉上。
  记者:2013年,深圳服装行业仍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今年协会在进一步带领深圳服装积极抵御风险和冲击,转变发展思路,调整经营结构,扩大品牌内销等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下半年还有哪些重大计划?
  沈永芳:2013年,深圳服装行业协会与政府部门、社会各界紧密联系,积极探索具深圳服装发展新思路,加大对品牌企业自主创新和创意设计的支持力度,推动出口型企业从过去单一的贴牌加工转向创建自主品牌,同时注重内外两个市场开拓,“外销”“内销”共行,用“两条腿”走路;实施创意产业高端化发展战略,向时尚创意乃至文化创意等产业高端链条全方位转型,如,此次服交会上深圳荣获“深圳时尚创意之都”称号,就明确了深圳服装将“时尚创意”作为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不断增强企业文化软实力,推动产业整体进行深度的升级和发展模式的转变。
  2013年协会继续打造深圳时尚创意城市的中心地位,在深圳举办国际服装展览会、国际时装周、设计大赛等高档次文化创意活动,为国内外的名企、名牌、名师、名模的发展搭建交流平台;二是以建设服务型组织为重点,着力提升协会服务质量,加强协会自身建设,优化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形成政府、社会、产业、企业点面结合的公共服务体系,努力建设起快速反应的服务体系。三是加大培养深圳品牌和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产品的力度,推动深圳现有服装集聚基地建设成为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创意产业平台,吸引国内外名牌到深圳落户;四是大力建设专业院校的实力和优势,大力培养服装专业人才。
  记者:通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深圳时尚产业在国内已处于领先地位,并在国际舞台上产业了一定影响,已形成了良好的整体形象和明显的市场回报。通过今年的服交会,深圳服装在“走出去”,不断推进深圳服装国际化进程中将带来哪些新的变化?
  沈永芳:深圳是最早与国际时装品牌合作的城市,也是率先把服装产业列入时尚创意产业的城市。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改造,服装产业在深圳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一块布料、一把剪刀”的低端产业,它是融设计、文化、创意、科技于一身的时尚创意产业。这一变化为深圳服装产业带来成倍的放大效应,最主要的是产品附加值的提升。
  此外,今年展会也更多的与国际进行接触,如本届服交会与韩国的交流明显更多,韩国时装产业研究院、韩中汇分别组织当地服装企业来深圳参展,并且将进行韩国设计师时尚汇演。办展会就是要帮助品牌走向国际舞台,不光是产品的走出去,更是设计、文化、理念走出去,中国品牌到了需要往外打知名度的时候了,这需要我们人才资源和各方面资源的集合,也需要我们与国际时尚圈多一些交流和了解,更需要我们的企业家有这样的眼光,当然,也是到我们展会创新的时候了!
  深圳开拓国际市场,则是“多条腿”走路,不再紧盯住欧美市场。以前深圳服装80%出口市场在欧美,现在中东、东盟和日韩等新兴市场的占比则提升到30%。由于这些地方对中国的服饰有天然的认同感,所以市场开拓比较顺利。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遇到国际市场萎缩,企业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补回”销量。
  记者:如今,外部商业环境的变化对服装品牌的发展带来了诸多影响,您认为应该如何进一步强化深圳服装产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发挥“深圳服装产业集聚基地”的优势?
  沈永芳: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浪时尚创意城的建设,王荣书记、许勤市长曾多次视察的建设,并提出了高起点、高标准、国际化的要求,目前大浪时尚创意城华兴、影儿时尚、卡尔丹顿、梵思诺、歌力思等8家企业投产,玛丝菲尔、沐兰、杰西、艺之卉等6家企业主体建筑封顶即将投产,爱特爱、台茗、淑女屋等8家企业正在规划报建动工,同时带动了乐町(38周)、娘子写、十三钗等一批服装时尚创意型总部企业迁入园区投产运营,初步形成服装产业规模的集聚,大浪时尚创意城高标准、高起点的规划建设,将成为深圳市乃至全国传统产业升级转型的典范,也将成为时尚创意产业和高端品牌的聚集地。
  在建设大浪时尚创意城龙华新区就明确提出了“打造时尚硅谷、建设生态大浪”的发展定位:以服装产业基地,整合周边片区,延伸产业链,吸引知名服饰企业和国家“金顶奖”获奖设计师入驻。大浪的近期目标是,到2015年,力争培育产值超10亿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时尚创意龙头企业10家以上,承载深圳市时尚创意产业30%的产能,年产值达到600亿元。这是一个宏伟的目标,也是建设生态大浪的必由之路。
  记者:目前,有不少深圳服装品牌希望加大拓展电商渠道,协会在帮助企业搭建深圳服装电子商务平台方面都做了哪些规划?
  沈永芳:已经到了合作的年代、共赢的年代了,没有合作就没有出路,所以高端化和国际化是我们以后的方向。从国际化的合作到国际化的面料(包括所有原材料)到国际化的人才,包括我们国际化的办学,包括国际化的展会……前十年我们讲的是技术,后十年我们推出的是品牌。到了这个年代,是我们产业转型的重要时期了,所谓产业转型,就是就是要把产业和把品牌共同提升,甚至把有些品牌加工厂设在国外。
  深圳服装业的战略应该怎么打?我们服装行业以后的路要怎么走?事实上,我们一直在思考。第一,我觉得网络的迅猛发展对商场的冲击还是很大的;第二,中小品牌的冒出,对商场的冲击也是蛮大的。我们品牌进入的前十年是百货业的天下,后十年的市场应该是mall的天下,mall作为城市综合体的一个模式出现后,协会的作用更多的应该是全方位指引。
  我们现在正在做的几个事情,一是加快展会的转型新建,这个是必须要做的,电商的崛起冲击了传统行业的百货业,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商场不好销售了,或者说销售向下滑了,我们现在还打算在行业做一个网络平台,通过学院培训过的学生一起进入这个系统,并建立一个电商平台,这个电商平台专门为我们行业做大做强服务的,从买手、卖场开始,到对商场的调整。我们也在考虑走向国际化;向国际化和高端化迈进,向国际化大品牌合作迈进。
  记者:多年来,为进一步提升深圳服装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打响深圳服装品牌的知名度,协会一直致力于帮助企业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今年,协会是否专门在外引内联,加强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方面进行了调整?
  沈永芳:9月中旬,协会将组织深圳知名设计师及品牌参加纽约时装周,并拟组织参加境外其他专业展会,扩展海外销售网络。
  今年协会也将与圣马丁艺术学院、英国时尚工会、英中贸易协会等国际机构合作,积极推进在欧美筹建办事机构的工作,提供经贸合作、品牌推广、市场拓展,以及文化交流等服务,帮助深圳服装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记者:今年,深圳服交会引入了新的运作机构,作为国内最成功的的专业时尚展会之一,很多人都关心服交会的方向发展。未来,深圳服交会在当地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角色是否会有所调整?请您就这一问题向大家透露更多的信息。
  沈永芳:强强联合,“合作”是展会形成错位优势的手段。与其它展会形成一种合作或半合作的关系,并就展会的价值形成一种联盟,有助于整个展会行业的发展,也能缩小深圳服装展与国际展会的差距。而另外一种联合,则是与国际展览机构合作,弥补自己展会的弱势。在这方面,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为了加强展会在面辅料方面的不足,特别跟法兰克福展览公司合作把面料展做起来了,与深圳缝制协会共同举办的制衣设备展览会今年也将举办第二届,与龙华新区政府合作的“大浪时尚创意馆”,以及“广东时尚眼镜基地”等都是合作的结果,就展会来讲,我们要打造一个多元合作与共享的时尚平台。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840)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