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贸易新格局之下,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建设意义重大,其不仅是中国经济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的需要,更可能成为中国未来参加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等新一轮国际贸易谈判的准备和窗口的首个窗口。
上海自贸区的建设意义重大,其不仅是中国经济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的需要,更可能成为中国未来参加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等新一轮国际贸易谈判的准备和窗口的首个窗口。
TPP组织,即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旨在支持亚太经济合作会议,促进自由贸易。
2013年6月26日,美欧正式宣布启动“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的谈判,并计划两年内完成。根据协议,美欧两大经济体之间将实现零关税贸易,届时将形成一个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GDP)40%、覆盖世界贸易量占全球的三分之一的经济区。在亚洲,包括美国、澳大利亚、日本、越南等国在内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也在积极推进。
在国际贸易新格局之下,上海自贸区的建设意义重大,其不仅是中国经济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的需要,更可能成为中国未来参加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等新一轮国际贸易谈判的准备和首个窗口。
上海自贸区的设立将有助于中国打破外部壁垒,加速资源要素的流通,提振对外贸易,稳定经济发展,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多哈回合贸易谈判破裂后,发达经济体主导的区域自贸谈判一路猛进。无论从规模范围还是标准内容来看,将共同形成了新一代高规格的全球贸易和服务业规则。一旦新的贸易规则建成,其必将遏制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争取国际贸易公平地位的努力,甚至可能再次边缘化新兴经济体在国际贸易体系的位置。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