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大学生创业将几十元毛线变成万元艺术品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05日

正是因为最初看到身边同学们累积成山的编织艺术作品,姚蓓蓓才有了开一家编织吧的想法,让编织吧成为嫁接市场需求和供给的桥梁,让同学们的作品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喜爱。“其实,我心里有着更大的梦想。”她说:“虽然织毛衣、织围巾已经不像我小时候那么热门,但实际上古老的编织技艺是创作艺术品的创意手段,通过编织成画等艺术加工,就能够将几十元的毛线变成价值上千元、上万元的艺术品。这正是国际上流行的‘纤维艺术’,我希望能把纤维艺术带入中国。”
   “最初我也没想到姚蓓蓓会真正创业,她正是从课堂中发现兴趣,最后做成事业的。”四川美术学院有关负责人说,织梦编织吧将在本校1。3万平方米的四川美术学院大学生文化创意微型企业园内落地,为学习纤维艺术的同学们提供创业实践的机会。年轻的纤维艺术创作者应当主动走出学校,与行业内领先的企业学习顶尖纤维艺术、寻找灵感,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在织梦编织吧正式开业后,一方面通过承接室内设计订单,将纤维软雕塑、纤维壁挂等纤维制品运用于家居软装,最大限度提高绒线产品利润;另一方面通过画廊形式展卖纤维作品,人们可以随时挑选、购买纤维作品,并定期举办小型纤维艺术展览,并挑选优秀作品选送参加各类纤维艺术大赛,让人们更了解纤维艺术,扩大影响。除此之外,纤维吧全日制对外开放,可设置纤维编织课程,让年轻人重新感受到编织的魅力。
  本届“青年恒好”大学生公益创业方案征集活动自今年3月26日启动以来,共吸引了100多所高校团队参赛。值得高兴的是,本届活动在往届活动奖励的基础上增大了力度,除了获奖项目的奖励之外,进入七强的校园编织吧创业团队将得到一期创业基金1。5万元,落地后还将赢得二期创业基金4。5万元。此外,主办方还将为每家创业团队配备两位创业指导老师,确保创业者能随时获得软硬件的支持协助。
  有了一个好开头,可面对工作室未来的道路,姚蓓蓓心里依然有些忐忑。身为艺术院校学生的她在艺术创作方面可能有优势,但面对公司经营方面她依然是一个初学者。“我身边有很多有才气、有想法、有梦想的同学,我们希望能有更多的社会力量关注大学生创业者。尤其是这几年总是说‘最难就业年’,有很多学生希望去社会上闯一闯”。
  走进位于四川美术学院的织梦编织吧,感觉像是走进了一个编织艺术画廊,墙上挂满了色彩斑斓、别具匠心的编织艺术作品,绒线的表现力让观者赞叹。这正是第三届“青年恒好”活动中落地的编织吧,创业团队负责人是就读于四川美术学院工艺设计方向的研究生姚蓓蓓。
  正是因为最初看到身边同学们累积成山的编织艺术作品,姚蓓蓓才有了开一家编织吧的想法,让编织吧成为嫁接市场需求和供给的桥梁,让同学们的作品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喜爱。“其实,我心里有着更大的梦想。”她说:“虽然织毛衣、织围巾已经不像我小时候那么热门,但实际上古老的编织技艺是创作艺术品的创意手段
  11月27日,由KAB全国推广办公室、恒源祥(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第三届“青年恒好”大学生公益创业展示活动织梦编织吧重庆落地仪式在四川美术学院举行,四川美术学院校园编织吧创业团队获得了6万元创业扶持资金。
  还在读本科时,姚蓓蓓就开始学习纤维艺术,她身边有一群热爱纤维艺术的同学。那时,学生在课上向老师学习了纤维艺术后就自己动手尝试,用绒线把自己对艺术的感受表达出来,工作室里的墙上、地上、角落里都堆满了同学们充满创意的艺术作品。但是,由于同学大都“单兵作战”,缺乏组织和规模,要把一幅编织艺术品卖出去只能靠碰运气。此外,由于是手工艺术品,普通会织毛线的人没有艺术感觉,卖家也无法找到能生产如此多编织画的人。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545)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