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胥会云
外币资金池业务将在上海自贸区内扩容,跨境人民币资金池也将开始运作。“自贸区既是境内人民币输出的重要桥头堡,又是海外人民币回流和中转的重要承载地、集散地。”上海浦东国际金融学会顾问张湧昨日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在央行12月2日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下称“央行30条”)中,资金池两度被提及,涉及到人民币和外币。
央行上海分行行长张新称,“央行30条”的具体条款,总体来看,大部分已基本成熟,可以立即实施,如跨境人民币业务、外汇体制改革、自由贸易账户设立等。
张湧称,人民币资金池和外币资金池,都是指企业集团可以建立内外两个资金池,分别归集境内和境外关联企业的资金,实现资金集中收付、集中运营,内外两个资金池可以实现双向互通。
一直以来,跨境人民币业务呈现出单向的发展趋势,在双向借款业务方面尚未取得明显的突破。
今年8月,“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获准实施试验区内企业与台湾地区企业在企业集团内部试点开展人民币借贷业务。昆山市委书记管爱国11月29日公布的数字称,已有80家台资企业集团在试验区开设人民币跨境双向借款业务账户,双向借贷规模达31.3亿元。
张湧也表示,伴随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大量人民币需要回流机制,自贸区将会是很好的回流地点。
截至2012年底,海外人民币资产市场规模约为1.2万亿元人民币。央行数据称,今年1~10月,经常项目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达3.55万亿元人民币,预计今年全年经常项目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将突破4万亿元,再创新高。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