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去Logo气数将尽 奢侈品自救没那么简单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06日

这些自救行为的失败证明了一点,将业绩下滑归咎于“审美疲劳”、“假货泛滥”、“反腐”等客观原因,是奢侈品牌作出的错误判断。或许等某一天中国消费者可以打通奢侈品牌的售后服务热线了,不用面对某些导购的冷嘲热讽了,萧瑟的奢侈品市场就会开始回暖了。 
  ■Mela
  奢侈品牌在中国陷入困境已有很长时间,自各大集团的财报用明晃晃的数字说明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以后,各种自救运动便轰轰烈烈地展开了,但N个月过去了,奢侈品市场没有按照预计那样回暖,反而暴露了更多的问题。
  首先,“去Logo”运动气数将尽,这是自救运动中最热闹的一个,也是人们寄予希望最高的一个。当时,很多言论认为奢侈品牌“去Logo”是在向中国的消费者低头示好,因为这一运动是针对中国消费者对Logo的审美疲劳、消费理念升级、反腐倡廉开展的。许多奢侈品巨头也将目光聚集于此,寄希望于此并快速地展开了行动,一夕之间,那些代表了品牌身份的标签式元素纷纷被抛弃。
  由Gucci打头,对于“双G” Logo的产品进行减产,其次,Burberry宣布要在近80%的产品上去掉标志性的格纹图案。网传巴黎时装周的LV秀中,Marc Jacobs宣布了Monogram和Damier canvas系列将不会出现在T台上,这句话将“去Logo”运动推上了高潮,虽然品牌嘴上否认了这句话的真实性,但手上的动作丝毫没有减慢,无Logo的产品火速出现在了消费者的视线中。
  虽然是同一张药方,但效果却不尽相同,例如Fendi这一季的销售有明显增长,同比上涨在两成以上。Gucci的Logo皮具销售也出现双位数增长,增幅约为6%。而LV的Alma款在范爷的明星效应下也火了一把,但没有具体的数据显示。不过,Celine已经尝到苦头了,新推出的秋千包、翻盖包等销售一直不如笑脸包。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303)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