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2000元羊绒衫贴上国际品牌商标价涨10倍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06日

一件由我国企业制造,在国内售价为2000元人民币的羊绒衫,被贴上世界羊绒顶级品牌商标后进入老佛爷百货,其标价达人民币20000元,翻了整整10倍。然而其背后的现实是:虽然我国2000多家羊绒企业控制着全世界90%以上的羊绒原料,而且出口量占全世界的80%,但是90%的羊绒生产企业仍在替欧美及日本经销商代加工。
  眼下,被称为“软黄金”的羊绒被贱卖着:虽然世界上80%的羊绒产自中国,而且3/4的羊绒衫也来自中国,但是中国羊绒制品的利润却不足10%,真正挂上中国品牌标志的更不足20%。
  意大利、英格兰不产羊绒,却有世界羊绒顶级品牌,“软黄金”被贱卖,这就是中国羊绒生产企业的最大苦衷。
  我国在资源优势、加工优势强劲的表象下,却没有掌控羊绒生产尖端技术和销售渠道,而且充当产业链低端制造者,巨额利润被国外顶级品牌轻松赚走,最让人担忧的是议价权也不在自己手中。
  “软黄金”要坚挺
  如何让“软黄金”变坚挺?这是整个行业必须面对、无法逃避的命题。
  米皇羊绒掌舵人吴金海早在2002年就开始重视这个问题,他认为必须“向品牌要价值,向品牌要效应”。
  “做品牌务必扎实、专一,急躁不得,功利不得,不能单纯追求大红大紫的短期效应,要坚持长期持续投入。”这就是吴金海为米皇人订立的营销战略。回顾米皇11年的品牌发展历程,就不难体察到这一点。
  11年来,米皇羊绒陆续开创了中国服装行业羊绒板块的数个“第一”:2005年,米皇签约关之琳为形象代言人成为当时轰动一时的新闻,尽管在其他行业,代言人早已成为司空见惯的一种现象,但是在中国羊绒行业,米皇却是第一个邀请明星代言的羊绒企业;2007年,米皇携关之琳设计的一款羊绒产品以10万元天价拍卖,并捐助给中国粉红丝带专项基金这一事件,再度成为一时的谈论对象,在目前看来,米皇的举动颇显俗套,但是在那个时期,在这个产业,米皇的这一举动却犹如一记重锤砸在了很多人的心里,也正是从这以后,其他羊绒企业陆续开始了对品牌的塑造; 2008年米皇启动“多彩战略”,从产品研发、设计、渠道入手全方位整合,首创行业发展新模式,同年,《中国羊绒白皮书》的发布,更是快速完成了米皇品牌地位的超越;2009年,“多彩战略”的提出确定了米皇未来的发展方向,围绕“多彩战略”,米皇率先和中国流行色协会合作,成立中国唯一一家“羊绒色彩研发基地”,并在11月的中国国际时装周上与“金顶奖”设计师祁刚携手推出“奢美传奇”米皇·祁刚高级羊绒时装发布会,此次发布会取得了空前的成功;2011年,它进行终端升级并导入“5+2冠军”模式,启动种子店及种子商场工程;2012年,米皇羊绒生活馆实现终端跨越,高品位终端体验式营销位列羊绒行业第一。“这么多年,米皇没有大红大紫,然而脚步却扎实。”一位服装行业资深人士这样评价它。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709)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