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8日发布的外贸数据显示,11月份,我国出口同比增长12.7%,进口增长5.3%,贸易顺差338.01亿美元,扩大至近五年最高。专家表示,“圣诞季”出口订单增、同比基数低、外围环境回暖等因素共同拉升了11月的出口数据,但国际需求尚未完全企稳,外贸下行风险仍存,短期内外贸或步入缓慢拉升期。
11月出口大增 贸易顺差达近五年最高
统计数据显示,11月份我国出口同比大增12.7%,进口增长5.3%,贸易顺差338.01亿美元,扩大至近五年最高。当月进出口总值3706.09亿美元,同比增长9.3%。
值得关注的是,11月一般贸易出口数据有所回升,从大类商品看,集成电路、无线电话、贵金属等出口增幅较大,前11个月累计出口金额同比增长分别为79.4%、24.1%、20.5%。
“11月出口同比增速反弹是因2012年的基数低,来自发达国家的圣诞订单因素也不可忽视,受美国政府关门影响,10月份圣诞订单不旺,延后到来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11月份出口。”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认为。
此外,美元指数11月小幅震荡,前期强势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则维持平稳,当月出口受汇率波动影响也相对有限。
在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的原因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院长易行健认为,决定出口和进口增长的因素不同。进口是由国内经济发展决定,一般体现在中间品、消费品、原材料的进口增长方面;而出口则取决于世界经济复苏的程度,当前国内需求放缓和发达经济体复苏导致贸易顺差扩大。
“港口”风向标折射外贸下行风险犹存
当前贸易顺差形势得到了港口“图景”的印证。近日,记者来到隶属于中国第四大港口广州港的黄埔老港,看到外贸集装箱区域货物比以前有明显增加,内贸集装箱区域则比外贸集装区的场地要空一些,货柜车来往装卸货也相对没有外贸集装箱区那么频繁。
“美国、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经济有所复苏,出口订单好转,但国内圣诞季生产已经接近尾声,原材料等进口有所放缓。”广州港航协会秘书长陈学荣说,当前煤炭压港情况不复存在,电煤需求降低,进出港口的煤船不是很多;而煤炭需求量和钢铁、电力、化工等工业景气度密切相关,外贸企业再生产有所放缓。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