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亲历一个展会,不会了解市场的需求与变化;如果不是细心观察与交流,不足以发现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开拓外部市场时的智慧,以及对行业的热爱与坚守。展会的平台作用是将优秀的企业与产品输送到终端市场,但如何在众多参展企业中凸显自身优势,充分把握展会契机,则考验着企业个体的经营思路与竞争实力。
在不久前于墨尔本举办的第十三届澳大利亚中国纺织服装展(以下简称“澳展”)上,创新设计的时尚女装及家纺用品夺人眼目,小巧精细的丝巾、领带、婴幼儿纺织品等特色产品同样“吸睛”。为了进一步挖掘商机,参展企业或是打造专属新品、或是精心布置展位,展会上的良性竞争日渐升温。而对于在澳大利亚市场发展多年的企业而言,在当地推出自主品牌的“大动作”也已纳入日程。
参展产品独具匠心
本届澳展上,义乌市君爱进出口有限公司是为数不多的以展示围巾为主的企业。琳琅满目的各式围巾、披肩在其外围展墙上依次悬挂开来,使人无须进入展位,便能感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据公司总经理蔡小秋介绍,这是企业第二次参加澳展,展示的产品都是她精心选择过的。“第一次参展时,我们的产品种类比较全,但是参展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这次我们展示的产品更有针对性,比如增加了纯棉、纯麻类围巾的比重;在颜色上,更多地选取了海洋色系的产品;印花设计上也注重动物图案的变化。”在蔡小秋看来,由于澳大利亚消费者偏好具有自然、舒适特性的纺织品,因此纯天然面料的围巾更受澳商的青睐。针对这一消费趋势,蔡小秋计划在下届展会上推出一些羊毛质地的围巾,满足细分消费阶层的需求。
农业大国的产业积淀促成了澳大利亚人对纺织品自然特性的诉求,而在求新求变的服装领域,推崇个性则体现出该国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南通沃恩工贸有限公司自主设计的服装有着鲜明的“DNA”:以不同的褶皱元素装饰的连衣裙。其个性化的产品格外吸引外商目光。该公司总经理郭琪华告诉记者,尽管加大了研发方面的投入,但设计感强的服装在生产运作上反而更轻松。由于设计精髓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不会因后期的细节变化而导致生产成本增加。“我们总共带来了135件服装,其中有90%是为这次展会设计研发的。针对澳大利亚人的体形特点,我们还特别推出了加大码(Plus Size)的系列服装,希望能以此进一步拓宽消费群体。”郭琪华说。
“认真”也是生产力
在以往印象中,专业展会的展位受空间和产品限制,企业的个性展示往往受到束缚。然而,在大连隆生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吴琦眼中,方寸之间也可以大有所为。“哪件服装适合做独立展示,哪个细节需要强调展示,这些都很有讲究,需要反复琢磨与推敲。”由于该公司展示的服装以皮衣为主,所以对光线的要求比较高。开展前一天,吴琦和其员工分外忙碌,除了分门别类地调整产品展示区域,还反复调试射灯的角度。此外,为了增强买家的“记忆点”,吴琦将彩色的挂衣环垂直悬挂在展位一侧,形成了别具匠心的“门帘”。整个布展过程忙碌了将近5个小时。“既然国家在企业赴外参展上给予了大力支持,那么我们就应当多花点心思,从布展做起,将最好的精神面貌展示给国外的买家和同行。让大家觉得我们中国人做事认真,态度好。”吴琦说道。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