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亚洲纺织企业产业转移 纺织业就业机会重现美国

来源:中国轻纺原料网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24日

 

朱山青(音译)在浙江省杭州市经营着一家纺纱厂。劳动力、能源和土地成本的上涨令他疲于应付。因此他把一些生产设备搬到了其他地区。  

迁往美国南卡罗莱纳州。 

随着本国的工资水平、能源和其他成本纷纷上涨,越来越多的亚洲纺织企业为节省成本选择在美国东南部建厂,而朱山青就是其中之一。他的公司科尔集团(Keer Group Co.)已经同意投资2.18亿美元,在距离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不远的兰开斯特县建厂。他表示,新工厂的电费开支比中国便宜一半,并会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科尔集团预计将为当地至少创造500个工作机会。 

还有另外一个好处。随着中国的成本不断上涨,科尔集团可以将纱线销售给中美洲的制造商,这些公司与中国企业不同之处在于,它们的成衣在美国销售时可以免缴关税。 

虽然朱山青和其他人在美国建厂很难振兴一度兴旺的美国南部地区纺织业,但是这反映出全球贸易格局的变迁正令美国本土制造业从中受益。 

南卡罗来纳州商务部长希特(Robert Hitt III)说:随着成本上升,亚洲企业考虑将工厂迁到美国,这让我们在一个成熟的行业周期中取得了领先优势。 

 

今年10月份,总部位于孟买的ShriVallabh Pittie Group宣布,将在美国佐治亚州西尔韦尼亚投资7,000万美元兴建纺纱 厂,这将为当地创造250个就业机会。该公司负责发展国际业务的副总裁拉姆赞(Zulfiqar Ramzan)表示,该公司希望避开美国的关税,获得廉价、充足,更重要的是可靠的能源供应,这是纱线生产中的重要因素,而在印度则不太稳定。他说,一年中多数时间,纺纱厂都要每天24小时不间断生产,如果能源供应出现中断,将造成严重的延误和浪费。 

今年4月份,孟买另外一家纺织厂Alok Industries说,将在美国南部兴建一座纺纱工厂,但是没有透露具体地址。该公司首席执行长阿加瓦尔(Arun Agarwal)预计,在美国建厂将节省下关税费用,同时能源成本也比印度低10%。 

今年9月份,中国公司JN Fibers Inc.同意斥资4,500万美元在南卡罗来纳州建厂,将废旧塑料瓶转化为聚酯纤维,用于填充枕头和家俱。该投资预计将为当地带来318个就业机会。南卡罗来纳州和佐治亚州负责发展事务的官员均表示,今年以来与他们接洽的亚洲纺织企业数量有所增多。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503)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