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产能过剩、恶性竞争、外部环境三大因素影响,我国纺织面料市场寒意显现,大部分面料企业销售量和销售额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利润空间进一步挤压。
记者随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举办的“走基层,看纺织”中国经编万里行活动走进广东中大市场调研。人影稀疏、鲜有询价,比起往日的红火,这个全国最大的纺织面料专业市场在年末显得颇为冷清。
这里商户普遍反映,2013年销售额下降10%以上,销售量也较往年有不同幅度的下降。面料企业在产业链上处于相对上游,它的生存压力将直接传导到来年服装、家纺等终端产品市场。
受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涨、人民币升值以及外部市场环境不景气的影响,纺织面料行业在过去一年行进艰难,中小纺织企业的各种问题更加突出。
位于中大市场的隆达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依坚告诉记者,2013年销量较上年整体下降10%,以前占到公司销量20%的外单2013年几乎为零。
由于具备生产设备先进、工艺稳定等独特优势,以花边、蕾丝等面料为代表的中国经编工业自2000年开始,每年以高于25%的速度发展。尽管不断推陈出新、扩大市场,但如此高的增长率也带来产能整体过剩。以前可以卖到十几万元/吨的花边产品现在打了对折。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