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全球科技革命蓄势待发的形势下,加上制造业数字化的冲击,对中国如何更好地成为“世界工厂”也提出了挑战。毕竟“中国制造”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还较低,在价值创造能力上与发达国家仍存在差距。
专家指出,中国与其他竞争者之间的差距正在缩小。比如,印度、印尼、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正在以比中国更低的成本优势,成为接纳工业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新阵地。
这些都在倒逼“中国制造”的转型。未来,唯有下大力气向那些技术水平较高、规模报酬递增特征明显、产业盈利能力较强的产业结构转化,向生产率要效益,向价值链的上游攀升,才能真正重塑“中国制造”竞争力。
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规模化应用工业机器人就成为业内重要抉择之一。
工业机器人重塑中国制造竞争力
当前我国工业市场面临的不利局面是,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逐步从中国向东南亚各国转移。而机器人应用已成为中国制造业的必然趋势。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