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快时尚品渐转型公开嫌弃“快时尚”身份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06日

 

“你觉得哪个牌子的衣服性价比比较高,给我推荐一个呗。”这是一个刚刚认识的朋友得知笔者是一名服装行业记者后问的一个问题。面对这个问题,笔者满脸“黑线”,因为这位朋友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小众品牌爱好者,从他口中提到的品牌和从头到脚的行头就不难看出他略带矫情的小资消费观。

对作为一名行业内记者同时也是资深败家女的笔者来说,这个问题并不难,关键是这位朋友喜欢的牌子似乎跟“性价比”这个词沾不上一点关系,于是笔者既尴尬又理智地给出了一个答案:“H&M性价比高,但这不是你的菜吧。”在一声更尴尬的“嘿嘿”中,我们结束了这一话题。

这样的答案虽然是一句废话,但也是一句实话。在前些年,人们买衣服还会讲究“货比三家”,比一比谁的性价比更高。但近些年,这个概念似乎已经渐渐远去。

首先说奢侈品牌,人们在购买时会考虑品牌文化,会考虑材质与款式,或是考虑即将被满足的虚荣心,但是没有人会在这个时候考虑性价比给自己添堵。再说国际二三线品牌,这是一个庞大的队伍,在中国的服装市场上也占据了很大的地盘,其中受欢迎的多是风格鲜明、设计前卫的品牌,虽然它们姿态平和,也愿意迎合消费者作出一些改变,但价格是绝对不会包含在内的。所以,这些品牌的消费者也只能用“千金难买爷乐意”来安慰一下自己,绝对不会拿着“性价比”这把匕首往心窝上戳。

或许有人说,在国际品牌那里伤了心,去国货身上找点安慰吧。嘿嘿,不好意思,请您做好再次受伤的准备,现在“支持国货”也不是谁都支持得起的。最近几年,国际品牌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国市场,同时我们本土的品牌也在不断地进步。除了美特斯·邦威、以纯等元老外,一批隐藏在英文名字下的中国力量不断壮大,它们摆脱了乡土气息,成功地与国际流行趋势接轨。面料、款式、色彩方方面面都达到了“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境界,当然还有价位。

一声长叹,现在能和性价比沾边的就只有快时尚这个领域了。从元老级别的ZARA、H&M、UNIQLO到GAP、C&A、F21等等,这些快时尚品牌利用价格低、花样多、款式新、折扣大等众多触手,在短时间内牢牢抓住了年轻消费者的心。日前世邦魏理仕(CBRE)发布的《演变中的中国零售业格局》系列报告中表示,截至2013年6月,4大国际快时尚品牌UNIQLO、ZARA、H&M和C&A,在中国的门店总数已达523家,而其中的40%为2012年后新开出的店铺,意味着这些品牌在最近半年时间内,平均不到3天就开出一家新店。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262)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