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8日(农历腊月初八),是中国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腊八节。腊八节是中国农历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有着几千年的文化传承,用来祭祀先祖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在我国,腊八节最重要的活动就是喝腊八粥的习俗。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成为各地重要的民俗文化,代代相传。
腊八粥成为腊八节的重要的文化活动,全国各地人们都在一起喝腊八粥,过腊八节,分享腊八文化的同时,位于苏南太湖之滨的吴江震泽。始建于孙吴赤乌年间(238-249年)的慈云寺早早地熬好了腊八粥,在寺院门口施粥,与震泽古镇人民一起分享腊八节传统文化。
一时间慈云寺外人群云集,一同感受来自中华传统文化、佛教文化等多重文化交融的腊八文化氛围。今日,慈云寺专门为新申集团准备了两大锅“腊八粥”,新申集团将“腊八粥”与员工以及更多的震泽人民一起分享,一起欢度腊八节,弘扬腊八文化。
腊八起源
自先上古起,腊八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祈求丰收和吉祥。据《祀记·郊特牲》记载,腊祭是“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后随佛教盛行,佛祖成道日与腊日融合,在佛教领域被称为“法宝节”。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
灵隐寺的腊八粥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