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先从阿里近期频繁的动作来看下在规模电商领域的攻与防。实际上,很多声音一直在说淘宝小卖家生意越来越难做,是事实么?是的。为什么?因为电商已经进入成熟期,竞争已经回归到市场价值的本质。躺着赚钱的日子很舒服,但毕竟只是一时之计,当大家都意识到这里可以赚舒服钱,那距离这个产业回归经济规律的日子就不远了。
没错,竞争的加剧与同质化问题才是根本,要想突围,就不能再躺着了,最起码要起来动动脑子。生意不好做的根本不在淘宝的政策,而在于你,在于商品、营销、运营。
淘宝不会,至少不会在这个时期歧视小卖家,因为移动电商的竞争需要小卖家,小卖家才是淘宝和天猫阻止竞争对手追赶的最大堤坝。
最近一个月,淘宝网刚在双十二为中小卖家们送上了一把免费流量,1月初又在首焦大推温情脉脉的卖咖节,给卖家派发保险礼物和工具。临近春节又大张旗鼓为卖家组织流量规模超过五千万的清仓活动,让小卖家能早日销完库存,回家过年。
淘宝网这么不遗余力,为啥?
阿里的压箱老本
2013年,在互联网听到的一句大实话来自刚刚上市成功58同城CEO姚劲波:干脏活累活是我的核心竞争力。
淘宝网的中小卖家政策也如此。大品牌、大卖家,其他B2C努努力,也就进驻了,可好几百万中小卖家呢?其他电商与淘宝最大的差距就在于此,再努力也无从下手,更何况这也不是他们的方向。
不是巨头们没想到,也不是看不起、看不懂。而是底层基础架构,是硬骨头,也是最难被其他电商模仿的,当然也是微信等从无线最难入侵的业务领域。
当然,卖家的资质良莠不齐,且流动率高,管理实属不易。但如《失控》所言,卖家于整个阿里生态体系之中,犹如蚁群中的个体,要整体清洗基因自是不能,但一旦给予生态条件予以引导,便能力往一处,所向无敌。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