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制给予的原产地优惠让我国外贸企业获益良多。据悉,由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出具的普惠制原产地证书和区域性优惠原产地证书的平均关税减免幅度在6%左右。相关人士建议,企业在向国外市场出口产品时应积极申领原产地证书,充分利用关税优惠,提高出口竞争力。
日前在全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工作会议上获悉,2013年,中国出口商品获进口国减免关税约72亿美元。
尽管未能获知减免关税商品的种类目录,但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分析,中国在推进自贸区战略方面的提速和普惠制给予的优惠是最重要的原因,其中各类原产地证书的“优惠券”作用不可小觑。
普惠制有余温
原产地证书是货物出口国特定机构出具的证明商品生产和制造地的一种证明文件。在国际贸易中,因其间接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而被许多进口商视为降低货物成本的“优惠券”。普惠制给予的原产地优惠让我国外贸企业获益良多。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表示,目前,世界上约有40个国家对我国给予普惠制关税优惠,持有普惠制原产地证书即可在给予我国普惠制关税优惠的国家获得比最惠国待遇更高的关税优惠待遇。“在出口贸易中,企业与对方谈判时,可利用原产地证书提供的优惠政策与贸易伙伴共享贸易利润,增强企业竞争力。”但周世俭也坦言,由于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的关税优惠逐年减少,普惠制证书签证量正在下降。
事实上,加拿大财政部已宣布拟从2014年7月1日起将特定国家从加拿大普遍优惠关税受惠国名单中剔除,中国在列。欧盟也会自2014年起实施新的普惠制方案,我国更多的产品关税减免待遇被取消,预计普惠制签证量将进一步下滑。
南通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该局共签发各类优惠原产地证书37921份,签证金额超17.7亿美元,为企业减免关税约5100万美元。其中,《海峡两岸框架协议》(ECFA)证书增幅领跑,亚太贸易协定优惠原产地证书紧随其后,中国—智利和中国—东盟区域性优惠原产地证书也表现出众。相反,普惠制原产地证书签证量和签证金额均同比下跌两个百分点左右,呈小幅下滑态势。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