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跑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跑步概念也逐渐成为体育商家服装品牌的主打标签。耐克是其中之一,它想以跑步为主题讲故事,还在做“跑了就懂”的品牌营销。但其实这些都不重要,跑步潮引起的耐克业绩增长其实是很小的,最重要的是抢占消费者的心智。
跑了就懂
当跑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其中的商业价值不言而喻。
2013年,平民化的跑步热潮席卷中国,随之而来的是跑步赛事的集体井喷。整整一年,全中国的马拉松赛事达到39场,参赛人数超过75万人次。跑步运动不仅成了很多城市的流行现象、网络社区上的热门话题,跑步概念也纷纷成了中外体育服装品牌的主打标签,一举拯救了此前衰退的体育服装行业。
尽管2013年12月1日上海PM2.5值高达225微克/立方米,还是没能阻挡马拉松爱好者和赞助商们的热情。在这天举行的2013上海国际马拉松赛会集了35000人。继2012年赞助了上海马拉松后,耐克在2013年成为这项赛事2013—2015年顶级赞助商。对于这家以营销著称的体育品牌来说,它希望借跑步浪潮打破其在中国的困局。从目前来看,耐克已经有所斩获。根据其最新发布的截至2013年11月30日的2014年财年第二季度数据,耐克大中华区营收同比增长8.1%。而在前几个财季,大中华区都是该公司唯一销量下降的地区。
在这个冬季,一组以“跑了就懂”为主题的海报,出现在北上广三大城市主要消费地带的路边广告牌上,让已经有跑步习惯的人会心一笑,还没开始跑步的人则怦然心动。十几个人背向画面作跑步状,包括上班族、减肥女、七旬老人、小学生等,他们的画外音分别是:“班都不用上?跑得快能升职加薪?”“减肥非得这么辛苦?”“为什么不在家享清福?越跑越长寿?”“学钢琴不是更有用?跑步能出人头地?”而在画面的右下角,都标着一句“#跑了就懂#”的广告语和耐克著名的“嗖嗖飞钩”(swoosh)Logo。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