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德国慕尼黑伊福经济研究所近日公布的数据,德国2013年贸易顺差额达2000亿欧元(约合2717亿美元),相当于德国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7.3%,成为世界最大贸易顺差国。排在第二和第三位的分别为中国和沙特阿拉伯。
伊福经济研究所表示,经常项目收支的统计包括对外贸易中所有的商品和服务贸易,也包括发展援助和财产收入,但德国的贸易顺差几乎全部来自商品出口贸易。伊福经济研究所专家认为,德国今年的贸易顺差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可能上升至7.4%。
从地区层面来看,德国对欧盟以外国家的贸易顺差有所增加,而对欧盟国家的贸易顺差有所缩减,其中德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达到历史新高。美国方面认为,德国的贸易顺差对欧洲和世界经济的稳定构成威胁。有批评者表示,贸易的不平衡是导致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的原因,因为贸易逆差国需要通过借贷来进口商品。欧盟委员会认为,德国贸易顺差比重长期处于6%以上会对欧盟经济稳定构成威胁。几个月来,欧盟委员会对德国的贸易平衡情况进行了审查。对于长期顺差过高的情况欧盟可能提出警告,最终还可能处以罚金。
批评者认为,德国要做的不是人为地减少出口,而是增加国内需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建议德国刺激国内市场需求。增加进口不仅将减少德国的贸易顺差,还将增加其他国家的出口,有助于其他国家减少赤字。增加收入可作为刺激国内市场需求的一个重要手段。德国宏观经济与景气研究所所长古斯塔夫·霍恩认为,增加收入可以刺激国内需求,增加进口,平衡对外贸易。此外,这也将提高德国的生产成本,让其他欧元区国家的产品更具价格竞争力,从而增加出口。
对此,德国大联合政府表示将支持增加国内需求。德国经济技术部国务秘书赖纳·索托夫斯基称,德国新政府将坚决致力于增强国内经济发展动力,在联合执政协议中也有相关的内容,因此德国的贸易顺差将会有所回落。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