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相关部门了解到,《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期评估工作已完成并提交工信部。中期评估认为,《规划》大部分发展目标完成情况良好,九项重点任务和四大重点领域工作取得较大进展,《规划》制定的七大类政策措施均取得不同程度推进。
行业规模发展指标均超过《规划》目标增速。2010~2012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6%,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1.3%,全行业纤维加工总量年均增长4.8%。
产品结构调整指标完成情况良好。2012年,我国化纤原料自给率比2010年提高3个百分点,达到62%,产业用纺织品纤维加工总量占纺织纤维加工总量的比重达到22.2%;产业区域转移推进压力较大,截至2013年6月中西部地区产值占全国比重为20.6%,比2010年提升3.6个百分点。
自主创新能力有所提高。2010~2012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17.8%,超过《规划》目标增速7.8个百分点。我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还需加大,2012年为0.47%,其中化纤行业的研发投入强度达到0.94%,接近《规划》目标。
品牌建设指标按计划进度完成。2012年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已有30多家品牌企业销售收入超百亿元,完成《规划》目标60%以上。
节能减排指标基本完成。根据测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指标达到《规划》目标;资源循环利用指标按计划进度完成,2010~2012年全国再利用纺织纤维用量年均增长14%。
《规划》提出的九项重点任务得到全行业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进,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主攻方向,在科技创新、品牌建设、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技术升级步伐明显加快。“十二五”以来,全行业新增“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2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0家,7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296项科技成果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 2012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57.77万元/人,化学纤维差别化率达到53%,碳纤维T700、芳纶1313、聚苯硫醚、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连续玄武岩等高性能纤维已实现产业化生产,“两化融合”工作有效推进。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