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展望2014可穿戴设备:“科幻”面料走进生活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24日

可穿戴设备 3D打印 机器人

只要我们仍然对科技有着丰富的幻想,那么就能不断努力,让越来越多的高科技出现在纺织行业和日常生活之中。

我们看到过去只能出现在科幻梦境中的东西,如今已经应用在人们每天的生活里了。现在,纺织企业生产将用上机器人,用3D打印技术制作面料和服装,把衣服本身变成计算机,对纺织面料行业来讲,看上去似乎不可能,或是不切实际,但是在2014年它们可能正在逐渐变成现实。

可穿戴设备

以前的概念是,人们穿戴一件内置有计算机的衣服,而现在的概念是,衣服本身变成了计算机。

可穿戴产品汹涌来袭,不仅引发了科技领域的更新换代,也在纺织服装行业竖起了一杆大旗,奢侈大牌纷纷和科技大腕联手,以期共同搭上这趟007式的科幻动车。

近日,在旧金山Mobilebeat峰会上,三星首席战略官Young Sogn表示:“最终,你会感觉不到自己使用了可穿戴设备,它可能是衣服中的面料,眼镜或者手表。”

2013年谷歌和耐克双双推出的智能“仙履”,功能上各显其能,耐克SE搭载了蓝牙4.0,支持追踪活动及实时查看数据;谷歌鞋会说话,能充当私人教练,还能将运动数据传输至移动设备。除了这些华丽丽的佩饰,科技因子也潜入贴身内衣之中。2013年12月,微软发布了能调节情绪提醒穿着者别暴饮暴食的智能胸罩;英国则推出了一款利用磁浮技术抗衡地心引力提升胸部的“Kewi”胸罩。

设计师弗兰切丝卡·罗塞利亚和瑞安·根茨受美国芝加哥科学和工业博物馆委托,设计出了一件嵌有2.4万个发光二极管的晚礼服——银河晚礼服。该晚礼服充电一次可发光30分钟。设计师表示,发光二极管应用的新技术不会使裙子温度过高。发光二极管耗能低,装在衬裙里的小充电电池足够点亮它们。其实,早在2006年,该公司设计的“拥抱衬衫”就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年度最佳发明之一。“拥抱衬衫”由传感器模拟穿试者的触感、皮肤温度和心跳频率,让相隔遥远的两名穿试者感受对方的“拥抱”。

应该说,可穿戴产品已有覆盖人体各部位的趋势,各种手环、手表、眼镜,腰上挂的、脖子上戴的、脚上穿的……“可穿戴”正变得触手可及琳琅满目,而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可穿戴”市场都在迅速喷涌中。据相关市场研究机构预测,2014年可穿戴设备采纳率将增长250%;到2018年,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全球出货量将达到1.3亿台,10倍于2013年,而2016年的市场规模就有可能高达60亿美元。

业内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腕带、手表和眼镜仅仅只是开始,下一代的可穿戴计算设备将成为我们衣服面料的一部分。英国伦敦的“可爱电路(CuteCircuit)”已经研发出了一种手机服装,其接缝处有一个天线;标签内有一个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客户识别模块,也称为智能卡、用户身份识别卡,GSM数字移动电话机必须装上此卡方能使用)卡。

目前,这些产品都是概念,而非商业产品,与即将到来的产品相比,它们似乎有点粗糙。其实早在2011年,由意大利、法国和美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就开始探索用纳米粒子和聚合物覆盖的导线和棉花制造晶体管和电路的可能性。以前的概念是,人们穿戴一件内置有计算机的衣服,而现在的概念是,衣服本身变成了计算机。

有业内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人们忽视了每天都穿在身上的衣物,其实,我们可以将很多功能嵌入这些衣服内。”她进一步预测,能够改变颜色、调节温度、给电子设备充电的智能衣服将会出现,而且,对于懒人来说,另一个福音在于,这些衣服不需要清洗。

3D打印

3D打印技术代表制造业发展新趋势,它将推动实现第三次工业革命。

美国媒体曾经预测,3D打印技术的大规模运用,将使海量设计师失业。原因在于即便是对工艺流程一无所知的普通人,只要你有一台品质优良的3D打印机,想要怎样鬼斧神工的东西都轻而易举。如此可以预测,在不远的未来,消费者购买的衣服有可能是一张设计图,自己拿着去3D打印,就能拥有自己的私人定制。而且,原来很多生产不了的设计,现在都能通过3D打印机的神手梦想成真,而且过程超简单,就是用3D打印机打印出单个零件,然后组装一下,就可以得到想要的设计。世界上首条3D礼裙就是这么诞生的。

2013年3月,世界上最性感身价最高的脱衣舞娘Dita Von Teese,在她那妖娆丰满的身体上,套上了全球第一件3D打印礼裙。该礼裙由华丽的黑色雕花网格面料构成,完美地贴合着Dita的曼妙曲线,礼裙双肩呈现传统制衣无法实现的立体后现代凸起,整条礼裙包括手镯镶满施华洛世奇水晶,既闪耀迷人又充满异域世界的媚惑,看上去酷似电影《复仇者联盟》里的立体镂空护甲之类服装。据打造这件“世界第一”3D礼裙的设计师Micheal Schmidt介绍,该裙子的骨架先在印刷公司用粉状尼龙用3D打印机打印出来,再仔细地涂满光滑的黑漆涂层,最后镶嵌了总共12000颗施华洛世奇水晶。

2013年,Iris van Herpen又与建筑师Neri Oxman和Julia Koerner合作,在巴黎高定发布会上展示了自己的两件3D服装。这两件衣服使用多重材料,经3D打印出服装的硬质和软质部分,然后加以拼装,以达到符合人体的灵活度。

3D打印已在美国工业界掀起大潮,被寄予重振制造业的厚望。具体到纺织行业,3D打印面料概念,为纺织生产开启了一个新前沿。比起一米米生产织物,然后裁掉多余的材料,3D打印让设计师能够摆脱掉针与线的束缚。3D打印技术开创了一种新方式制造物品——精确使用所需材料。这种环保方式正在悄悄地变革时装界。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485)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