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2013年快递业增长60% 用工荒问题亟待解决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14日

 

春节期间,由于全国各地物流、快递公司陆续进入“休眠模式”,让很多习惯网购的年轻人心痒难耐。据中国新闻网消息,面对潜力巨大的春节市场,虽然不少品牌商家、淘宝卖家在春节期间依旧营业,但是由于合作的快递公司放假,为了保证时效将春节期间的订单全部转发EMS、顺丰速运。据业内知情人士透露,EMS在多个地区启动应对高峰预案;顺丰则在今年大年初三(2月2日)以后,全网收件量井喷式增长,较去年春节同期增幅高达70%。EMS、顺丰速运虽为国内快递龙头企业,约占全国快件量市场份额两成左右,但春节期间仅靠这两家难以满足社会需求。

春节过后,快递业又将迎来快件井喷的态势,用工荒问题凸显。中国青年报记者登录几家大型招聘网站发现,各大快递公司都登出了招聘快递员的信息,其中不少公司打出“急聘”、“高薪”等字眼吸引人才。然而,即便一些公司给出月薪逾8000元的招聘条件,仍在短期内招收不到足够的快递员。

快递行业缺人现象并不是因为春节“休眠模式”的结束而爆发的,快递企业缺人状况长期存在。以湖北省为例,据《楚天金报》报道,今年全省物流业的缺工在10万人左右。湖北省物流协会副秘书长伍从明表示,“我国物流业还处于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变的阶段,物流业未来的缺工数还会更大。”

在近几年的“双十一”网购热潮期间,快递公司也几乎连年上演“抢人大战”。据《工人日报》报道,在当前的快递行业中,直接就业的人员达到210万,间接带动的就业人员可达240万。快递企业是物流行业的终端部分,其“抢人”的现象反映了物流行业的用工荒。然而,一些快递公司总是在有员工缺口的情况下才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临时招聘,这种缺乏规划的招聘效果并不理想。即使公司与员工订立了劳动合同,但由于双方聘用与被聘用关系过于简单和不规范,也使得员工的流动频繁。

在仓促的招聘之后,很少有企业对新来的员工进行系统的职业培训。这些企业认为人才培训的成本高于直接招聘的成本,人才培训得技术越高,流失得越快。因此他们不重视也不愿意进行人才培训,“只使用,不培养”已成为普遍现象。对员工来说,如果自身的知识技能长期不能得到提高,员工就会认为企业所能给予的发展空间有限,理所当然地另谋高就,寻找真正能够实现人生价值的企业。

在1月6日召开的全国邮政管理工作会议上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92亿件,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业务量同比增长60%,最高日处理量突破6500万件;快递业务收入完成1430亿元,同比增长36%。

与快速发展的快递业务相对应的,是快递人员需求量暴增。这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与淘宝网创始人马云的一番对话中可见一斑。马云列举出几个惊人的数字:“我们认为如果解决未来的3万亿到10万亿的(网络购物)销售额,中国大概每天要有3亿只包裹,光是从物流业来说,中国还会增加850万就业人口。”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617)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