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青岛港大宗商品交易中心落户“西安港”

来源:中国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21日

 

春寒料峭,乍暖还寒。2月18日,新春伊始的中国内陆港又传新喜讯——封关运营的西安综合保税区,成功签约青岛港大宗商品(棉花)交易中心。作为西北第一个以棉花、粮食等为主的大型交易平台,该交易中心将成为丝路经济带上重要的粮棉集散地。

  自从去年成功实现封关运营后,西安综合保税区功能优势日益突显,西安有了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金字招牌”,陕西西安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的多了一个重要抓手。

“金字招牌”引来金凤凰

  两港开启深度合作新篇章

  2013年9月,西安综合保税区(一期)正式通过国家十部委组织的验收,12月封关运行,成为西北第一个封关运营的综合保税区。有了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金字招牌”,“西安港”的功能价值立刻凸显出来。青岛港集团正是看到了这一先机,已在年前就进一步加强与“西安港”深度合作。西安综合保税区青岛港大宗商品(棉花)交易中心项目的落户,即是深度合作的先行军。

  棉花、粮食等物资属于国家战略必需物资,关系到国计民生,而且需求量旺盛。作为西北地区唯一一个以棉花和粮食等农产品为主要交易内容的大型交易平台,西安综合保税区青岛港大宗商品(棉花)交易中心的原料主要来自美国和非洲,在综合保税区进行保税仓储、保税交割、生产加工及跨境交易等业务。

  青岛港与“西安港”强强联合的同时,青岛港物流公司、天原邦达等第三方物流实体平台也纷纷加盟,货物的贸易交割可以直接在西安国际港务区进行,极大的方便了货主的需求。

  根据西安综合保税区的相关政策优势,入驻交易中心的企业可以享受海关特殊监管区的政策优势,节省了资金成本和加工运输时间,提高了经济效益。原料在西安综合保税区完成加工,其制成品纱锭等则主要销往我国西北地区以及中亚地区。该平台的建立,对稳定国际战略性资源进口、平抑资源性商品价格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西安港”优势叠加

  名企加盟丝路经济带建设

  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上的西安国际港务区,向西开通的“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打通了去往中亚、欧洲的物流大通道,向东架起了与沿海沿江港口的桥梁。而作为“西安港”的支柱性平台之一的西安综合保税区,又以其通关、税收等优势,为众多企业集团所青睐。

  目前,西安综合保税区已引进了西北地区首个文化产业保税园区——“陕西文化产业保税园区暨陕西国际文化贸易基地”,日本通运株式会社、瑞可维胶原蛋白生物制品和营养食品深加工项目、世界名品园等进口展示交易项目相继落户并陆续开工建设。

  而此次与青岛港强强联合共同打造的西安综合保税区青岛港大宗商品(棉花)交易中心,在为国际、国内棉花交易提供了专属保税服务平台的同时,也为国际港务区打造面向中亚的“两园两城四中心”提供了支撑。

  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物流分公司副总经理高其根表示,这个项目的落户突显了中国内陆港的价值、意义及功能叠加的优势,双方都特别珍惜这一战略合作契机。

  按照协议,西安国际港务区将为该项目提供相应优惠政策,为项目运营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服务,加快保税交割库建设。

  为“长安号”提供回程货源

  为当地企业带来实惠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983)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