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杨纪朝在广东中山大涌镇调研时表示。他说:“今年的两会,深化改革将是重点内容,纺织服装行业的主要构成是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发展环境到底遇到怎样的问题,希望通过这次调研将问题集中起来,通过各种渠道提交给有关部门,为企业争取到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
大涌镇党委委员、副镇长谢巧明介绍,曾经大涌有两条街很知名,一条街上主要是红木家具店,另一条街上则集中了牛仔服装、配件及辅料店。当地人曾经自豪地称大涌红木很“红”、牛仔很“牛”,近年来情况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谢巧明说:“这两项产业都发展了近30年,如今,红木更红,而牛仔不再那么牛。全镇1500多家中小企业,没有一家著名商标,没有一个叫得响的设计师。随着欧美市场的不景气与人民币汇率上升等情况,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越来越高,同时劳动力上涨的幅度非常大,对企业发展和生存构成威胁。”
杨纪朝表示:“2013年纺织服装行业的实际感受并不如产业数据表现得那么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很多实际困难,深度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中山市目前已经将大涌设为转型升级试点镇,”谢巧明表示,“目前中山市支持镇政府在交通环境、环境治理和推进重点项目等方面采取措施。打通了大涌南区到中山南区与沙溪的路线,提高区位优势,另外在污染等问题上,集中治污的思路是将原来的洗水片区集中成为一个或者两个片区;同时增加重点项目,以纺织服装等相关产业配套项目,增加产业发展后劲。”
政策调整牵动敏感神经
关于大涌地区的产业转移,萧志豪持肯定态度,但是他希望政府能将长远规划固定下来,他举例说,大涌以前制定了牛仔名镇路线,出台了一系列优惠和扶持政策,但是每届地方政府关注点不一样,导致企业的规划被动改变。萧志豪说:“有的领导认为应该加大力度做品牌推广,再换一届领导也可能将服装产业定义为低附加值,高能耗产业,又要约束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产业很难得到持续和长久发展。”
奴多姿总经理孙恒超则对每项新政策的出台和调整都很敏感:“任何一项政策的制定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企业的成本。”他举例说去年大涌政府提出的节能减排,政府补贴更换机器设备,初步实现了减排的效果,但是企业每月用电成本则增加了1万元。另外他补充道,2014年中山市将职工社保基数调整为1960元,企业每月需要为每个员工多缴纳社保50元,员工自己要再多交20元,但是员工只会注意发到手里的薪水变少了,而体会不到福利的改善。所以企业在无形中又要为这些政策埋单。
谢巧明补充:“年后回来,企业的开工率不是很高,有些工人回来后,迟迟不肯入厂,他们在选择和观望,希望找到能够开出最好条件的企业。”
“产业升级越深入,问题越尖锐。“杨纪朝表示,”大涌表现出的问题具有普遍代表性,如何提高产业附加值是大涌的发展方向。”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