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曾是聚光灯下最耀眼的明星,却在电商的围剿下光环渐失,传统百货、购物中心已成为过气的明星,高增长高利润的时代成为符号,一去不返。
曾经叱咤风云的北京庄胜崇光百货日前因为拖欠合作商户经营款被一纸诉状告上法庭;作为外资百货第一店的百盛商业集团在去年中期业绩大幅度下滑的基础上,2013年全年净利润暴跌58.4%至3.54亿元;骄傲如朝阳大悦城的购物中心也在电商的强烈冲击下打出了甘当“双11”电商试衣间,“正大光明抄货号”的活动。
随着微信、支付宝等移动支付的普及,未来电商对传统百货的冲击将更大。
然而,随着一线品牌开发商进军商业地产,社区购物中心以相对微型化、极强的便利性和丰富的生活业态组合抢占市场,有业内专家大胆预测,未来电商的最大竞争对手或许是开发商。
电商零售消费超传统百货
决定商业模式是否成功究竟要看什么?“要看离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有多远。如果说离这两个都近,我觉得一定是我们成功的路径。”北京汉博商业总裁暴雪松这样描述商业地产未来的发展路径。
暴雪松曾经用六个月的时间将西单大悦城做成了北京时尚达人的消费首选地,书写了京城商业神话。他认为,离用户、消费者越近,项目成功的可能性越大。而睿意德执行董事张家鹏也表示,移动支付或将再一次改写现有的商业模式。
传统百货与电商销售目前可以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传统百货2012年零售总额占比是9%,同比下降了2.2个百分点。而2013年1-10月北京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实现网上零售额716.6亿元,同比增长44.9%,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10.5%,已超过传统百货业,拉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3.6个百分点。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