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纺织仪器:机遇大于挑战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12日

 

在不少主机企业还为今年的市场不景气而担忧的时候,大多数纺织仪器企业却对未来的市场前景充满信心。

虽然每个纺织企业对测试仪器的需求量没有主机的需求量大,但与主机企业相比,纺织测试仪器企业的用户范围则更广泛一些。比如,纺织测试仪器不仅可以在纺织企业应用,而且在一些纺织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校、一些纺织品检测机构都有应用。大多数纺织仪器生产企业反映,虽然目前原材料和用工成本上升,会挤压企业一定的利润空间,会对企业的正常生产带来难度。但是,只要企业加强产品研发力度,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测试仪器产品,企业就一定能在行业洗牌中胜出。

不少测试仪器生产企业也逐渐认识到,今后常规产品的生产销售以量取胜的格局将发生根本变化,因此,企业在产品研制时更应该在减少用工、提高效率、节能降耗等方面多下功夫。

企业表情

莱州电子

经营形势有所好转 订单同比增加3.5%

2014年开年以来,山东莱州市电子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经营形势有所好转,订单量比去年同期增加3.5%。公司总经理张雪波认为,2014年开年好于去年同期的主要原因在于:虽然目前纺织企业采购测试仪器的数量没有太大增长,但各高职院校为了达到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直观了解纺织仪器、学会如何检测纺织品质量等目的,加大了测试仪器的采购量。同时,各检测机构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纺织品市场,对新型纺织检测设备需求也有所增加;之前部分停产的纺织企业今年有些开始恢复生产,对纺织仪器的升级换代需求不断增长;国内部分企业和外资企业为了降低用工、用料成本迁移到其他低成本国家,这也使纺织仪器需求量出现了较大攀升。

为了更好地应对目前经济形势不太景气的现状,公司今年做了如下规划:第一,对公司已有老产品进行计算机及操作系统升级,能够用机械自动化完成的就一定要由设备自动完成升级。第二,在能够达到检测要求的基础上尽量降低功耗。基于这些规划,公司每年都会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电子元器件技术的提高,对原有产品进行升级换代,以提高其自动化程度和检测精度;为使用单位进一步降低用工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及检测效率提供有效手段。

张雪波认为,今后纺织仪器将出现自动化程度高、降低用工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产品能耗、节能环保等发展趋势。正是居于这种判断,公司将在今年的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览会上推出寝具保暖仪、服装压力测试仪、皮鞋勾心钢度检测仪、服装舒适度综合测试仪、防血栓袜检测仪等五种新测试仪器产品。

乌斯特公司

仪器市场趋于稳定 行业洗牌带来机遇

乌斯特公司中国市场沟通部经理潘静认为,今年纺织测试仪器市场会在2013走势的基础上趋于稳定。从深层次讲,造成目前下游市场需求减少的主要原因在于,之前中国纺织业产能发展太快甚至有些过热。面对这种情况,纺机行业只有通过洗牌才能达到产业升级;行业洗牌的结果就是有竞争力的企业会更加强大。从中短期来说,这个洗牌过程对乌斯特公司业务肯定会有影响。但从长期来看,洗牌即意味着质量提升,质量提升必然对质量控制及测试提出更高要求,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行业洗牌对乌斯特公司来说是一个更好的市场机遇。

潘静告诉记者,乌斯特公司作为纺织测试与管理的世界领导品牌,一直在走高端路线。乌斯特领先的技术及品质使越来越多的纺织企业对乌斯特测试仪器跃跃欲试,但高昂的价格也使得不少纺织厂望而却步。为了更好地将乌斯特先进的纺织管理理念推行给中国纺织企业,乌斯特公司特意针对中国市场开发了“引入性”产品——M系列。这一开发为中国纺纱厂打开了通往世界顶级质量保证的大门。M系列帮助中国纺织企业寻找“契合”质量和最佳生产效率的完美结合,所有M系列仪器均拥有特别设计的中文图形用户界面,易于操作。“引入性”产品可以帮助目前购买力还不强的纺织企业初步接触到乌斯特的先进纺织管理技术及理念,在企业赢利能力及购买力提升后,再购买其他产品,进一步完善工厂质量管理。因此纺织厂不论是购买乌斯特的“引入性”产品还是其他产品不仅是固定资产的购置,更是一项投资,是对企业自身硬件、纺织技术、先进管理理念及企业形象的重要投资。这项投资带给企业的不仅是直观利润的提升,同时也是纺织软实力的增加,可为企业长足发展打好基础。

洛阳方智

产品订单稳定增长 产业升级进度加快

洛阳方智测控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的订单情况总体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略好于2013年。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刘继东预计2014年纺机市场会好于上年,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国家经济改革进一步深化,这将会给行业带来包括棉花收储政策调整的利好;二是这几年纺织行业向海外转移的步伐明显加快,这种转移将会带动纺机器材出口量的增加。总体而言,今年纺机市场会延续去年的态势,企业两级分化的趋势会继续加剧。

尽管目前纺织市场的大环境不是太好,但刘继东对今年的市场很有信心,因为方智公司除了有牢固的市场基础外,还有过硬的产品。公司相信,只要有质量就有市场。现在方智的异纤清除机已经形成系列:在YQ600D、YQ600W、YQ600K基础上新增了适应高产(800kg以上)的YQ600L型产品。目前,方智异纤清除机具有在行业品种最齐全,完全能够满足用户对高、中、低档纱线以及成卷、清梳联等不同工艺需求的优势。

刘继东谈道,目前我国纺织行业规模扩张速度已明显放慢,以少人化、自动化、智能化为标志的产业升级进度不断加快,纺机器材企业必须加快自动化、智能化的开发步伐,配合纺织产业尽快完成产业升级。在节能降耗方面,近两年方智公司新推向市场的YQ600W型异纤清除机,就省掉了风机、开松机构等部分,功耗仅2千瓦,可以说是异纤清除机领域的“节能明星”。刘继东补充道,洛阳方智异纤清除机最突出的优势是:检出率高、设备性能稳定。虽然,该机目前已经得到了客户认可,但近几年公司仍在不断对其进行改进升级。如该机最新采用了LED光源,不仅稳定性更高,而且使用周期可达2年以上。此外,该仪器在图像算法方面也进行了改进,使实际检出率在不同情况下可提高5%~15%。

专家观点

国产常规测试仪器性价比优势明显

□武汉纺织大学教授林子务

国产纺织测试仪器和进口仪器的主要差距可以从常规测试仪器和高端测试仪器两个方面来分析。

这里首先通过一个使用厂家的实例来看我国棉纺织通用常规测试仪器的技术水平(须指出的是,这里的常规测试仪器同样也有高技术)。12年前,某家8万锭棉纺织新厂在选择测试仪器时,进行了全面调查和论证,最后选择了当时国产和进口仪器最先进的成套测试仪器,分别在4万锭和200台喷气织机的两个分厂使用。经过十多年的使用实践发现,国产仪器和进口仪器一样稳定可靠,测试偏差范围一直在标准之内,国产测试仪器完全可以满足生产的需要且具有易损件配置方便、价格低等优势。该成套国产纺织测试仪器购入总价仅为当时进口仪器的52%,价格优势明显。

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国产纺织先进常规测试仪器和进口仪器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完全能满足企业生产技术的测试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纺织测试仪器的研发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其中也有部分高科技检测仪器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如电容式纤维长度仪、二次压差式纤维细度仪、全自动单纱强力仪、条干仪、动态纤维取向度测量仪等。在信息化技术背景下,计算机技术不断应用在纺织测试仪器上,改变了传统仪器的数据处理方式,提高了仪器的使用效率。目前我国纺织品检测仪器已经发展到了以计算机和电测技术为主的局面,这大大提高了检测的精准度。同时也有效维护了设备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我国在长期研发的基础上成功开发出了由计算机控制的框架测长仪、纱线捻度仪、织物折皱弹性仪等仪器,拥有带出汗功能的暖体铜人、光电式黑板条干、棉纤维高容量测试功能单元等成果。

我个人认为,今后纺织测试的发展趋势将是单锭单台或单元全自动检测,实现全企业的“全自动检测”,逐渐改变、告别目前的单台的停车取样(取样后又破坏性的检测)用工多、检测周期长的现状和局面,这既是纺织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现代纺织科学发展的必经之路。但这并不说明随着在线测试仪器的不断发展,实验室离线测试仪器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我们必须看到,人类历史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经历了野性、常性和理性等三个阶段,预测某一事物的趋势和趋势实现需要时间和空间,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基于这一观点,实验室测试仪器目前必须要有,实验工作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要进行。这主要是因为实验工作对企业产品质量的监控是其他工作不可替代的。当然也有部分企业根据本单位设备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产品的不同、客户对产品个性质量的要求的不同,有建设性地精简了一些实验项目和内容,甚至实验室人员。这些做法也可以供其他单位参考。

离线在线检测仪器将长期共存发展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棉纺织专业委员会秦贞俊

从目前的测试仪器发展来看,许多新的监测仪器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检测速度,而且纺纱性能及产品质量也可以得到进一步提高与改进,检测仪器在高速化、模块化技术应用上及检测技术自动化等方面都有了很大发展。纱线检测技术已形成了对产品质量监测的网络,对提高纺纱生产的产质量起到根本的保证作用。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432)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