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外买到中国衣服早已不是新鲜事,让人震撼的是海外的中国服装产业链现在越做越深,服装批发的商场规模越来越大,各地的服装加工也做得有声有色。
在匈牙利,只要人口超过2万的地区,至少有一家中国商店出售中国服装鞋帽,规模最小的也有1000平方米,在这里类似的商店总数有200多家。在布达佩斯,有五虎市场、欧洲广场、中国商城、亚洲中心等多家大型亚洲服装批发市场,有个华商企业买了10多块地,总面积30多万平方米,打造了汇聚数百商家的商贸基地。这里的商铺虽然装修简单,但顾客盈门。市场里也有越南等地生产的鞋帽服装,但规模和数量都比不上中国货。一位匈牙利批发商说:“很多匈牙利人早已习惯穿中国服装。我也进越南货,但数量远不及中国产品。”而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有个柳布里诺市场,里面有数千家华商,占总商户的80%。这里是俄罗斯乃至东欧地区最大的商品批发市场之一,每天都有大型货车将货物运往俄罗斯的中部地区,更远到乌拉尔和西伯利亚地区,那里几乎每个中心城市都有个中国商品市场。
其实,随着这些年劳动力成本提高,中国已经不是一个靠“廉价劳动力”来竞争的国家了。在美国纽约的百货商店,写着“中国制造”的服装少了,而“越南制造”、“柬埔寨制造”甚至“孟加拉国制造”的服装多了起来。但这种变化,并没有挡住中国服饰和面料走入欧美市场。意大利佛罗伦萨的普拉托工业区是欧洲的纺织品集散地,也是华人进军欧洲的桥头堡。当地有近5000家华人企业,雇佣了数万华人,新生儿45%是华人,聚集程度欧洲第一,2013年底还开设了用中文提供服务的邮局。华商从中国进口布料或者半成品服装,加工后贴上“意大利制造”标签,向整个欧洲出口,数量以百万计。
除了服装,很多外国人对中国的微信也熟悉起来。作为腾讯公司推出的一种聊天工具,微信现在支持8种语言,已经有了5亿用户,其中1亿在国外。腾讯为了在国际上推广微信,还将其英文名称从拼音改成wechat,意思是“我们聊”。2013年初,腾讯在美国建立微信办公室,纽约时报报道说,一个月内就有10万美国用户下载微信。对美国用户来说,用微信进行国际通信联络尤其划算,因为它无需电话费,而在美国很多城市,到处有免费的无线上网机会,手机上网的流量费也很便宜。一家美资银行中国代表处的管理人员去纽约进修,每天都对着手机用微信和国内亲友聊天,用的是校园的免费无线上网,感觉“相当爽”。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