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中国利郎(HK,01234)发布2013财年业绩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31日,公司实现营业额23亿元,较去年的27.9亿元下降17.7%;实现净利润5.16亿元,较去年的6.3亿元下降17.7%。
这是中国利郎自2009年上市后首次出现业绩下滑,在疲软的消费环境下公司一度放缓了扩张步伐。不过,利郎最近公布的2014年秋季订货会订单数据显示,主品牌“LILANZ”的订货总金额录得中单位数增长,这也是该品牌于2013年春夏季订货会以来首次恢复增长;副品牌“L2”的订货总金额增加10%~15%。
一位不愿具名的公司内部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自2010年后,利郎开始对销售渠道进行整合和梳理,在改造店面形象的基础上加大对终端销售人员的培训,同时实行多品牌策略,其后推出的主打时尚商务的快时尚品牌“L2”潜力很不错,已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清库存致全年少赚18%
全国服装市场库存积压是不争的事实。2013年初,利郎曾发布新闻稿称,由于2012年秋季产品的渠道存货较往年高,以及集团鼓励分销商尽快销售渠道内的过季产品,导致其主品牌“LILANZ”秋季订货会的订货总金额同比下滑26%。
减少库存仍是利郎2013年的主要任务之一。利郎称,2013年年内除继续强化常规性的销售渠道监控,更鼓励分销商通过各项措施,包括在店铺开业或装修整改前约三十天开设特卖场,以及在百货店开设临时摊位等进行促销,积极清理非当季存货。
据媒体报道,春节前夕,利郎还会通过“年终特卖会”的形式将全国各大直营门店的过季服装减价处理,最便宜时售价还不到吊牌价一折。据了解,通过这一招去库存的效果明显,大量现金流得以迅速回笼。
利郎称,公司2012年及以前产品的渠道库存已大致清理,2013年产品的渠道库存亦接近健康水平。财报显示,利郎的存货结余同比下滑3.3%,但平均存货周转天数却增加21天至76天。
在如此积极的去库存策略下,利郎2013年的经营额和净利均同比下滑17.7%。而此前,利郎的业绩可谓一路飙升。2006年其营收仅为4.1亿元,2009年至2011年,利郎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5.6亿元、20.5亿元和27亿元,净利润为3.02亿元、4.2亿元和6.2亿元,同比增长分别达到97%、38%和49%。2012年,利郎全年实现营收和净利分别为27.9亿元和6.26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
对此,利郎称主要受累于零售终端的低迷。上述人士亦对记者表示,以前衣服好卖,高增长掩盖了中国服装行业发展中的许多问题,现在消费者在选择衣服时更加理性,要求也更高,中国企业需要在服装设计和品质方面进行提升,才能应对新的市场环境,打折促销虽然能较快清理库存,但太低的折扣往往也会伤及品牌形象。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