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华尔街日报:香港如何失去阿里巴巴IPO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17日

 

 阿里巴巴集团将在纽约上市的消息,对香港联交所无异于当头一棒,后者由于不肯改变公司治理监管规则,而失去了全球规模最大的IPO(首次公开招股)交易之一。
香港联交所一直在中国大陆企业的IPO交易中占据巨大份额,目前也有多起大型IPO正在筹备之中,但由于把精力放在了大宗商品和衍生品业务上,导致他们错过了中国科技企业的最新一波上市浪潮。

根据数据服务提供商Dealogic的统计,自2009年以来,中国互联网相关企业最大的10笔IPO交易中,有9笔都在美国完成。

几个月前,香港联交所的东家香港交易及结算有限公司及其监管者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以下简称“香港证监会”),刚刚就阿里巴巴的一份公司治理提案陷入僵局:阿里巴巴希望上市后仍然能继续提名多数董事。这一结构将为其创始合伙人提供董事会的控制权,但却违反了香港现行的“一股一票”制。

联交所与阿里巴巴的谈判去年9月破裂。自那以后,联交所CEO李小加便在呼吁改变规则。很多人认为,此举是为了继续吸引阿里巴巴的兴趣。但此事迟迟未能取得进展,而参与其中的人也出现分化。

“仅仅因为阿里巴巴的地位就为其提供特殊待遇会释放出糟糕的信号。”一位知情人士说,“而整体的监管政策调整无法在短期内完成。”

其他参与这一监管流程的人士表示,即使阿里巴巴和联交所达成协议,也无法说服香港证监会认可这一调整的必要性。“他们的冲突方不是联交所,而是香港证监会。”另一位知情人士说。

香港证监会的部分成员倾向于阿里巴巴,但还有一些成员则认为,此举可能会削弱法律效力。他们担心,一旦给人造成依照强权的意愿修改法规的印象,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可能会受到损害。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924)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