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给出了其上市目的地的最新答案,但“启动”赴美上市的说法本身仍然充满暧昧和意味深长。
阿里巴巴昨天对外高调宣布启动在美国上市,但正如其对相关新闻稿的说明:这并不能被视为阿里巴巴在美国进行证券发行的要约。回顾过去中国企业的IPO,类似的前期高调舆论造势很少发生,但并非没有——2011年5月,团购网站窝窝团曾召开发布会宣布启动赴美上市,但这件事最终变成了一个闹剧:人们自此之后始终没有看到过这家公司的招股说明书。
不过,华尔街仍然相信,阿里巴巴的上市计划一旦成行,就能够让过去任何一个交易相形见绌。阿里巴巴的上市预期将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互联网IPO交易之一,目前阿里巴巴的估值已达千亿美元。
有知情人士称,此次IPO将筹集约150亿美元。这将有望超过中国联通2000年在纽约和香港两地创造的总规模57亿美元的上市交易。不过,另一些乐观的投资者给出的价格更高,他们甚至愿意相信阿里巴巴将超过此前FacebookIPO时1040亿美元的估值。
这样的规模使得原本处于强势地位的投资银行,转而纷纷开出优惠条件,以换取参与机会。有消息称瑞士信贷集团、德意志银行、高盛集团、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等海外知名投行都表示希望担任此次IPO顾问。
路透社曾援引两位消息人士称,瑞信集团和摩根士丹利集团已经开始为阿里集团的“Avatar”(阿凡达)上市计划做准备。
不过,这仍然只是阿里巴巴近期向外披露上市筹备情况之一,而在此之前,阿里巴巴多次与港交所和美国两大交易所传出“绯闻”。互联网分析人士洪波告诉腾讯科技,阿里巴巴和交易所之间可能仍在博弈。
就在阿里巴巴宣布这一公告的前一天,其投资入股的新浪微博率先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IPO文件,这被做看做是阿里巴巴向资本市场的“投石问路”。而在今年早些时候,其主要竞争对手京东商城也递交了IPO文件。这使得业界在听到阿里巴巴宣布选择美国上市消息时,也闻到了浓浓的火药味。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