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央行急先锋 互联网理财监管政策或出炉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17日

等待正式监管政策出台的日子里,中国人民银行充当了向互联网金融产品高举安全大旗的急先锋。
3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突然下发了一份名为《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暂停支付宝公司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等业务意见的函》的紧急文件。

该函件中提到,为防范支付风险,相关支付指令验证方式的安全性尚存质疑。虚拟信用卡突破了现有信用卡业务模式,在落实客户身份方面未尽义务。同时督促要求支付宝财付通全面暂停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虚拟信用卡相关业务,并要求支付宝、财付通将有关产品详细介绍、管理制度、操作流程等情况上报。

这个消息在3月14日被证实,不过截至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稿时,支付宝和财付通方面均表示,目前尚未收到任何上述央行的消息。

显然,在一系列高层发声之后,相关监管层面已经开始对于互联网金融中的创新产品开始出手,有业内人士指出,此事件表明中央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政策导向,行业发展边界或将得到明晰约束。

监管定调

2013年,被外界普遍认为是互联网金融的元年,行业得到了最迅猛的发展。这一年,P2P的借贷平台持续红火,以余额宝和理财通为首的互联网理财也逐渐开始在投资者脑中建立起了消费习惯。

尤其是余额宝的快速发展,更是触动了很多人敏感的神经。央视评论员钮文新甚至呼吁取缔余额宝,“余额宝哪里只是冲击银行,它所冲击的是中国全社会的融资成本,冲击的是整个中国的经济安全。”他的观点引发了巨大争议。

央行行长周小川随后给出了一颗“定心丸”,他在近日谈及会不会取缔余额宝话题时明确表示,国家金融业的政策鼓励科技应用,要跟上科技和时代的进步,过去的调控监管未能适应新的变化,需要通过改善,促其健康发展。

周小川同时表示,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算新事物,应该说过去的政策、监管、调控各方面不能完全适用,需要进一步完善。至此,2014年互联网金融行业也定下了“监管”的基调。

目前相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有关部门的监管确实存在空白。不少因为监管漏洞而导致的跑路、挤兑等事件,都反映出互联网金融领域目前还存在不少盲点。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局长焦瑾璞坦承:“现在传统金融产品的创新已经突破我们原来的监管科学,用原来的审慎监管和机构监管已经涵盖不了这些产品的蔓延性。”

调研铺路

此次两会,互联网金融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特地强调互联网金融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积极作用。

同时他亦指出,要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密切监测跨境资本流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更好地浇灌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之树。

来自高层的种种表态,似乎意味着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真空期”即将终结。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43)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