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用工荒”倒逼余杭家纺转型

来源:中国轻纺原料网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26日

 3月的大地,春寒料峭,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很多家纺企业正在为招工而长吁短叹。余杭家纺企业的行政主管们,每天挂在嘴边的话题就是“招工、招工,找车工、缝纫工、普工、杂工 ”。
  “用工荒”真的来了
  杭州海嘉布艺有限公司负责招聘的寿红伟对此深有感触:“春节后我就马不停蹄地奔赴人才市场。赶到现场的时候,十来家企业大张旗鼓在招聘。某某单位诚聘、某某单位求贤、虚席以待、高薪聘请等标语比比皆是。各家单位招聘岗位基本是缝纫工、挡车工、包装工、裁剪工等普工为主,还包括一部分的仓库人员和师傅级技工岗位。普工待遇在3000~6000元左右,有的甚至还超过了管理人员和技工待遇。今年我单位也提供了数十个工作岗位,招聘总人数在40人左右。”海嘉布艺招聘岗位平均工资在3500元左右,机修工等技术型工种甚至达到了6000元,外加上包吃住,过年红包和公费旅游等诸多福利,可一周现场招聘下来仍然还有20多人的缺口存在。
  梵歌装饰布艺的孟瑶经理谈道,梵歌布艺节后开工,公司旗下新创品牌需要吸纳新人,可是在人员招聘上却屡屡碰壁。公司在余杭人才网、余杭人才市场、上海人才市场等多个集散地及多种途径进行招聘,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不管是公司的办公人员,还是工厂的劳动工人都面临难招的现象。
  谈起招工,华芳布艺有限公司经理袁生旺直摇头:“对负责招聘工作多年的我来说,对‘民工荒’这个词一直没有感觉,但今年参加了几个招聘会,招聘企业多,找工作的人却不多。”
  “工人”哪里去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海嘉布艺助理寿红伟认为,事实上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来杭务工的外来劳动力数量就在下降。国内经济形势持续回暖,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推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大批农民工有了更多选择就业地区的机会,很多人留在了家门口就业。其次,结构性缺工在全国范围内都存在,专业技术人才相对紧缺,且拥有熟练技术的专业技工对企业待遇犹豫不决,普遍带着“先看看”的心态。当下工人不仅关心工资待遇,对工作环境也有新的要求,一般都不愿意从事相对低端辛苦的工作。
  杭州曼巴迈实业有限公司经理王利芬谈道,现在流行一个词“裸辞”,就是即使员工没有找到更好的另一家企业,他也会立马辞职。王利芬认为,各种理由都只是打工者自我心理调节不够造成的。如果员工工作努力,把老板的事情、公司的事情当自己家里的事情一样来完成,相信老板不会视而不见,会从待遇上得以体现。
  梵歌装饰布艺经理孟瑶认为,余杭家纺的企业在喊“招工难,用工荒”。“用工荒”其实质上反映了劳动力机会成本的上升。低工资和低保障的“人口红利”支撑起了中国经济30年的低成本增长,而现在我们余杭家纺企业必须面对无工可招的尴尬局面。这就需要我们余杭家纺企业主们,认真思考,如何留住人?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856)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