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第一夫人”的首次会晤令人失望,其所创造的话题效果与一年前相形见拙。
2013年3月彭丽媛首次随习近平外访,创造了有史以来最令人震惊的中国“时尚事件”, 在相关媒体先披露彭丽媛所穿服饰品牌之后,习近平四国访问旅程之中,互联网的焦点便一直未离开过他和夫人彭丽媛的服饰,包括例外品牌网站因大量访问宕机,以及大杨创世的连续涨停和公告。兴奋感以及莫须有的民族自豪感足以淹没网络世界,有评论者甚至吹起了民族品牌的号角。
一年过去,对于寄希望彭丽媛来振兴中国品牌的一厢情愿恐怕应不需再提,但是马可和她的無用品牌仍然值得再谈。
北京3月20日深夜,彭丽媛和米歇尔·奥巴马会晤的前一天,無用开通了微博账号并发布了第一条微博,这一举动令人遐想连篇。2013例外品牌就饱受炒作质疑,其后品牌忐忑战战兢兢发布的公告更是被批得体无完肤。这一次,打着民族、公益称号的無用在如此敏感时刻走向前台,少数“清高”、“刻薄”的时装人自然充满了不屑,而無用品牌的寥寥几条微博的内容也确实“装逼”感十足。
如果Jason Wu都能被媒体称之为“第一夫人”御用设计师的话,那么马可则更配得上这个称号,因为从目前公开的信息来看,马可是唯一公开为彭丽媛“定制”过服饰的设计师,相反米歇尔·奥巴马穿过的设计师品牌至少有一打以上。顶着这样的称号,马可和她的無用会否给我们带来更多故事呢?
中国服饰至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奢侈品牌,上下是Hermes的中国尝试,Qeelin、ShanghaiTang等品牌的中国血统亦不纯正,無用虽然符合所有的“中国”定义,但是如果想要真正成为一个所谓的品牌的话,首先要解决的便是市场和其号称的“公益”的问题。
無用一边自己打扮成一个公益团体,一边在微博号称是“一个致力于传统民间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的社会企业”。这一描述相当矛盾的。现实是,只有公益组织和机构,而无公益企业,企业可以做公益,但更重要的是赚钱、纳税,然后才能真正做公益。况且公益并非和市场完全冲突,现代商业的企业社会责任正是将这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这样多少带着虚伪和无知的品牌定义是令人悲哀的,亦反应了设计师本人的视野,也让人怀疑没有像在例外的发展中有一个毛继鸿这样负责商业的人,無用是否先能够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品牌。当然,从理论上,马可本人并不一定需要真正懂多少商业甚至企业知识,只要有足够的金钱,完全可以找一个称职的经理人去帮助其塑造無用这个品牌,就像今天拥有约100间店和10亿销售额的例外品牌一样。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