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丝织造协会产业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3月26日,中国长丝织造协会一届四次理事扩大会暨产业发展论坛在京召开。围绕“以产品差异化、环境友好化实现可持续化”这一主题,行业领导、专家和长丝织造骨干企业代表就如何进行市场细分,化解同质化竞争,规避结构性产能过剩风险;如何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承担社会责任等热点问题进行交流。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长丝织造协会会长徐文英表示,过去一年里,长丝织造行业在国际市场推广和加快技术改造两个方面的表现值得肯定。在内销受到一些阻力的情况下,许多企业把眼光放在了正在复苏中的国际市场,牢牢抓住国际市场恢复的最初契机,取得了好的成绩。2013年企业在自动化、精细化道路上继续努力探索,机器换人也小有成果。但在行业发展中也面临着节能减排形势越来越严峻、人力资源趋紧等问题,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徐文英认为,企业优胜劣汰趋势更加明显。从节后开工情况看,订单向大型企业转移趋势明显,尤其是规模大、产品品质好的织造企业开工情况好、订单足。大企业资金充足、生产稳定,管理先进,能够吸引更多的订单;而中小企业则面临着比较严峻的形势。产业结构调整,势必要淘汰不适应市场变化的企业,中小企业应凭借自身船小好调头的优势,生产特色产品,避免与大企业正面交锋,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独树一帜。
分析今年的发展形势,徐文英认为,在市场方面,要重视内需市场的开拓;在生产方面,要清醒面对产能阶段性、结构性过剩;在原料方面,要关注棉花和pta、化纤价格走势。他提出,长丝织造企业首先应坚持科技创新,细分市场,走产品差异化道路。要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建立健全企业新产品开发队伍和机制;提倡建立以新产品开发为目标的上下游产业联盟;要积极大胆地走出去。其次,应做好品牌建设,全面提升企业素质。要结合上下游产业链联盟,把面料品牌向下游深度推广,让优质品牌与一线品牌、时尚品牌联姻。再次,应向管理创新要效益。有的企业面对当前节能压力,提出了“节能管理”理念,通过科学管理和计划,应对错峰电价、用电总量指标、单耗指标等节能要求,合理安排生产,既实现了节能目标又达到生产要求。还有的企业通过机器换人对生产进行科学管理,减少人为差错,缓解了用工压力,提高了生产效率。另外,面对严峻的节能减排形势,企业早做早主动,应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做环境友好的领跑者。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