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国际资讯 >正文

2014年缅甸纺织服装出口或达15亿美元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09日

欧盟恢复对缅甸的关税贸易优惠,即普遍化优惠关税制度(gsp),使得2013年缅甸成衣出口额超过11亿美元。

继缅甸2011年政治改革,结束超过半世纪的军事统治后,欧盟于2013年7月19日恢复缅甸gsp关税优惠待遇。

缅甸成衣制造商协会副主席aungwin响应早些时候协会主席myintsoe的声明,说:“来自欧盟的订单越来越多,特别是德国与英国,美国的订单量也很大。我相信,2014年缅甸服装与纺织出口将可达15亿美元”。

同时,aungwin指出,目前南韩与日本仍会继续主导缅甸成衣出口的销售,合计占总订单的70%。

他也强调,缅甸必须解决当前劳工短缺的问题以满足其cmp产品(剪裁、制造与包装)的需求。

“我们缺乏的不只是技术人员,还有未经训练的人员,任何工厂里,30%工作人员都是执行基本作业的『帮手』。不过,年轻男性转而选择到建筑工地工作似乎是个新趋势,因为从事更劳力密集的工作能赚取较高的薪资,大概是一天5,000缅元(约5.18美元)”。

相关链接:

中国一直在努力优化国内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多年来机电产品出口增幅一直高于出口总额增幅,在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但2013年按美元计算的机电产品出口额增长7.3%,低于同年出口总额增幅(7.9%)。

究其原因,全球经济复苏增长乏力,尤其是此前十年进口需求最强劲的新兴市场经济出现动荡,中国机电产品需求变得疲软——造船、港机、工程机械如此,光伏、风机等一批新兴产业又在贸易保护主义的围剿之下遭受重创。

由于劳动力、土地等各项成本上涨,中国的纺织服装、鞋类、家具、箱包、玩具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正面临日益加大的“被赶超”压力,倘若不能解决问题,未尝没有可能重蹈美国、日本等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空心化的覆辙,甚至有可能如同印度纺织产业一般,在生产、市场各方面全线落伍。

中国的许多商品产量、出口量、国内销量均居世界之冠,但品牌和销售渠道方面的不足、不公平的专利收费模式等,都让中国有为别人打工之虞。中国早已是全世界最大的手机生产和出口基地,2013年全球手机出货18亿部,我国手机产量就达到14.56亿部,占全球出货量份额的81.1%;出口11.86亿部,增长16.9%,出口额951亿美元,增长17.4%。

但我国几乎所有手机厂商都无法逃脱高通等公司巧立名目、敲骨吸髓般的专利收费模式压榨。高通卖的只是芯片,却多年坚持要按整个终端售价收取专利费,以至于中国3g手机制造商微薄的利润中一半都要用以支付高通专利费,高通则从中国收获了它49%的营业收入,利润率高达60%。


1  
阅读数量(33)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国际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