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这是周星驰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的经典台词。如今,这句台词用在阿里巴巴集团身上再合适不过。
4月8日,市场对马云收购恒生电子做出了直接反应。作为新晋的马云股,恒生电子如约复牌,直接一字涨停,最后报收23.62元/股,涨幅10.01%。并且业内预期,a股市场上触及马云、阿里巴巴概念的股票均会直上云霄,恒生电子作为正宗马云股被视作至少还有20%涨幅可期。
只是让市场有些意外的是,传闻已久的阿里巴巴集团收购恒生电子最终以马云所控制的另外一家公司浙江融信收购恒生电子告终。不过,这仍然被视作是阿里巴巴集团的又一次金融领域扩张。
近期阿里巴巴密集投资,乱花渐欲迷人眼,其版图扩张的背后逻辑是什么?阿里巴巴集团公关总监顾建兵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我们的投资都是为了更好地完善阿里巴巴的生态圈建设。”
那么,这个生态圈建设的纬度是什么?庞大的阿里巴巴集团扩张的边界在哪?
无疑,金融、大数据、o2o已经成为解读阿里巴巴集团投资地图的关键所在。
互联网金融大展拳脚
阿里巴巴集团的核心无疑是金融。
4月2日晚间,恒生电子发布公告称,其控股股东恒生集团将100%股权出售给马云所控制的浙江融信,出售价格为32.99亿。而公告中也特别声明,除开马云同时为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以外,浙江融信与阿里巴巴集团并无股权控制等关系。
不过,事实是浙江融信其实和阿里金融关系密切,或者可以说就是一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调查发现,阿里金融网站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为浙b2-2012114,公司名字一栏写着“浙江融信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同时,在多家大型招聘网站上,浙江融信的介绍也写着阿里金融字样。
在杭州市工商局工商资料显示,浙江融信
除马云和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谢世煌外,另外一位重量级人物、阿里小贷原负责人胡晓明也在浙江融信任经理。胡晓明目前已经调任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筹)首席风险官。
在胡晓明的带领下,借助互联网放贷的阿里小贷的成绩颇为不俗:2013年新增投放贷款1000亿元。截至2014年2月中旬,累计投放贷款超过1700亿元,服务小微企业逾70万家,户均贷款余额不超过4万元,不良率小于1%。
2013年,阿里小贷业务也和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合作推出资产证券化业务,目前已在深交所挂牌交易。
引起银行业界大乱的余额宝也被视作是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的功劳。在2013年6月,余额宝上线。而在4月3日,支付宝的子公司上海招财宝金融服务信息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计划将推出更多与余额宝类似的定期理财产品。
在a股市场上,众多上市公司也希望搭上阿里金融的快车。民生银行与阿里设立直销银行;中信银行和阿里推出网络信用卡,同时还是余额宝唯一监督行和托管行;中国平安与阿里合作众安保险。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