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六大运动品牌存货超31亿元 业内称难认定全行业产生“库存危机”

来源:中国轻纺原料网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11日

 

 7日下午,来到华堂商场北京右安门店,361度品牌专柜前摆放着大量运动鞋服,标语十分醒目:“361度特卖3折、4折、5折、6折”。

  “部分新品买100减30,特卖区3到6折不等。”现场销售员介绍说,特卖区的春夏款鞋服打完折也就100多元。

  “这么便宜是断码的吗?”一位顾客询问。“不是,号码还比较全。”销售人员说,“之所以打这么低的折扣,是因为特卖商品不是新品,而是存货。”

  同一天,在位于北京王府井大街的运动品牌折扣商场,优惠折扣幅度也很大,特步“买一送一”,李宁、安踏3到7折不等,部分新上市产品也在折扣行列,从店面堆放商品数量来看,各家存货量应该很多。

  近期发布的上市公司年报显示,2013年,国内六大运动品牌李宁、安踏、匹克、361度、中国动向和特步的存货分别为9.42亿元、6.89亿元、3.66亿元、4.09亿元、1.83亿元和5.37亿元,存货总量超过31亿元。

  在市场回暖动力不足、去库存化缓慢而艰难的不利局面下,“关店潮”仍在持续。年报显示,截至2013年12月31日,李宁牌常规店、旗舰店、工厂店及折扣店的店铺数量为5915家,较2012年12月31日净减少519家。

  “运动品牌快速扩张,订货机制长期没有得到理顺,订货量与市场需求相脱节,是导致库存过多的主要原因。”中投顾问轻工业研究员朱庆骅分析说,近几年,国内运动品牌企业在没有准确把握市场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店面扩张,占领市场份额,导致库存量大,效益下滑。

  尽管高库存让不少人认为本土运动品牌已经陷入危机,不过,中国服装协会则认为,库存是服装作为季节性终端产品在经营过程中所体现的行业特性。目前,随着国内市场消费疲软,一些服装品牌库存量有所增加的状况,并不对这些品牌生产经营造成影响,更不能以此认定服装全行业产生了“库存危机”。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849)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