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绍兴纺织产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11日

 “成本持续上涨、产能严重过剩、产业层次偏低等不利因素,严重制约着柯桥区纺织业的发展。”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诉苦不迭。而据他预测,2014年上述因素的作用效应将更加明显,纺织业仍将在困境中步履蹒跚。“利润空间被不停挤压,现在许多企业只是在勉力坚持罢了。”

招工越来越难

提起招工,柯桥区钱清镇非凡雨服饰公司人力部部长孙华军有些惆怅。

“往年这个时候,公司门口摆张桌子,贴个大大的‘招’字,桌子前面马上排起长队。”孙华军介绍说,“但是今年公司门口,来的人少了很多。”据他分析,虽然纺织业用工缺口依然存在,但农村生活条件好起来了,都不愿意出来打工了。

“在我们公司,一些干缝纫的二十多岁的小青年,月薪有3000元~5000元。但是现在的小青年,都不愿意做缝纫工。他们图新鲜,喜欢跟外界接触,跟人交流,工作要有挑战性,宁可去站柜台、端盘子。”孙华军有些无奈地说。

浙江省现代纺织工业研究院院长胡克勤回忆说,早些年,纺织女工的岗位很吃香,如果招收500人的话,最起码有1000人前来应聘,因此工厂招收的大都是20岁出头的女工,正是手脚麻利的年纪。

但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纺织行业开始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方面,国内多种压力让企业疲于应付,工资上涨、汇率变动、成本上涨等;而另一方面,国际市场的环境不仅没能给危机中的纺织业提供缓冲,甚至有使其恶化的趋势。

如今,动辄三四千元的员工工资让利润率不高的纺织企业感到头疼,其工资水平对劳动者的吸引力越来越低,尤其是失去了对年轻人的吸引力。

纺织业为何在年轻人中失宠?胡克勤认为,行业的变迁影响着劳动者的就业。不少年轻人都愿意坐在办公室,不愿意去工厂。此外,来自服务业等新兴行业的竞争也是重要原因。胡克勤认为,近年来绍兴服务业发展迅速,工人可选择的就业渠道越来越多,服务业、高科技产业的吸引力逐步增强。“服务行业的人坐在空调房里,轻轻松松能拿三四千元。拿同样的钱,为什么要来当纺织工吃苦?”

产业结构亟待调整

除了招工难,纺织企业面临的问题还有很多,如工艺简单、附加值低、单位土地产出效益低。有这样一组数据很能说明问题:绍兴县200家纺织企业能生产156亿米布,总利润为13.11亿元,也就是说,平均每米布只挣0.08元。再以印染为例,平均每米布的印染利润只有0.09元。

“这暴露出绍兴纺织业的一个致命弱点,产业层次低、以传统产业为主,过分追求规模效应而忽视了产品的质量。”中国轻纺城建设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孙成荣坦言,纺织产品结构单一,产业结构存在严重问题,是绍兴纺织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与偏低的产业层次相对应的,是粗放的生产模式,即高能耗、高污染。也因此,纺织业今年来还经受着节能减排“大考”。

绍兴县作为纺织面料年产量占全国10%的纺织大县,其拥有从前道pta、化纤原料到织造印染、服装家纺完整的产业链。其中,印染产值占到全国的30%,占全县工业经济的比重接近25%,是传统支柱行业。由于产业能源消耗大,这个户籍人口只有72万的县城,全社会燃煤消耗量占浙江全省的8%,工业废水排放量占浙江全省的6%,纺织工业发展所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今后,节能减排的力度将越来越大,约束将越来越严。”对此,绍兴市委常委、绍兴县委书记何加顺说。

在此背景下,纺织企业不得不把过去欠的“环境债”补回来。而这笔开支,让这些原本就薄利的企业雪上加霜。

在连年不景气的困境中,绍兴县新园针纺染整厂2013年仍然新上了两台废气静电处理装置。

“设备投资30多万元,两台装置每天要用200多度电,折合电费100多元,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新园针纺染整厂总经理朱晟杰告诉记者。他还说,企业赚钱不能影响社会,“我们要有这个觉悟—让粗放型发展的时代成为过去。”

机器换人受青睐

可喜的是,面对上述困境,不少纺织企业也在积极求变。如为了应对人工成本的不断上涨与招工难,机器换人在绍兴迅速走红,越来越受到纺织企业的青睐。

以坐落于钱清镇的绍兴华茂化纤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茂化纤)为例,该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涤纶纤维的大型加弹厂,年产涤纶加弹丝15万吨,目前拥有员工1000余人,用工荒曾是公司挥之不去的噩梦。不过近年来,随着产业技术转型升级的逐步推进,智能化机器越来越多地介入华茂化纤的日常生产活动。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819)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