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3月份出口与进口双双意外下降,并未如预期般转正。不过业内人士称,一季度出口下跌只是暂时的,企业3月份的接单情况有所好转,预计从5、6月份开始,我国进出口有望进入较为平稳的温和增长阶段。
3月进出口意外双降
1-2月份外贸数据波动异常,被认为受到春节因素的干扰,因此3月份的形势备受市场关注。此前,澳新银行、巴克莱银行、瑞银证券等多家机构纷纷预期,3月份中国出口增速转正为大概率事件,有望达到3%-5%的增长区间。然而,实际情况却与预测值大相径庭。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中国3月份出口与进口依然双双下降。
除了去年3、4月份基数依然偏高之外,3月份出口意外下滑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分析人士表示,即使欧美经济好转一些,也并不意味着我国外贸企业可以分享到其中的贸易机会。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表示:“尽管今年一季度国际市场回暖、人民币贬值等因素发挥正面作用,但从海关数据来看,上述因素并未起到‘补短板’的效果,说明有更短的短板制约着我国出口——这就是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内生竞争优势生成速度不及外生竞争优势的削弱速度。”
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认为,一方面,一些新兴国家正在蚕食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另一方面,英美制造业回流,也无助于我国企业在高端领域分享国际市场好转带来的机会。
3月份接单情况较好
整体来看,2014年一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5.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7%。其中,出口同比下降6.1%,进口同比下降1.2%。我国前三个月外贸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均呈现同比下降态势,引发了全年外贸下行压力加大的忧虑情绪。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综合统计司司长郑跃声表示:“从数字上看,当前我国外贸确实遇到了一些困难,但不能高估这种困难。去年一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中存在一些特别的因素推高了同比基数,所以并不能就此简单认为我国外贸出现了衰退。”
郑跃声表示,我国外贸进出口仍然运行在一个基本合理的区间,其判断依据包括:第一,我国对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出口仍然保持增势,只有内地对港贸易大幅下降。去年4月中旬以后,内地对港贸易恢复正常,由此预计从5月份起,总体出口和进出口增速有望提高;第二,一般贸易进出口仍然保持良好增长态势,表明我国对外贸易方式的结构在不断优化;第三,手机、汽车零件等产品出口仍保持增长,表明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也还具有较好的基础;第四,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低迷拉低了进口增速,但国内市场对主要大宗商品的进口量仍在增加,我国进口需求保持了较大的稳定性。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