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用背包,对于士兵来说绝对是一款看似普通却不可或缺的装备。尽管当代军事发达国家的陆地力量以机械化部队为主,但是很多时候士兵在执行作战、巡逻或训练任务时,仍需要随身携带各种作战装备和保障用品。从美军的现代战争来看,其士兵携行物品的种类和数量有增无减,重量可超过50Kg。如此超常的负重量,要求携行具面料必须具有高强度和高耐用性能,从而保证军用携行具在严酷复杂环境下使用的可靠性。
据介绍,目前,外军携行具面料以高强尼龙长丝织物为主,纤维强力超过7cN/dtex,主囊面料多采用1000D规格,拉伸强力超过3000N。此类面料除具有高拉伸强力、高撕破强力、高耐磨性能外,还兼具有伪装、防水、防油污等多种功能性于一身。我军自上世纪90年代后,在携行具面料的功能整理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材料使用上仍以涤纶短纤、普通涤纶长丝为主,面料在强力、抗撕破、耐磨性能等关键指标上与外军现行装备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高强耐磨价格低
由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工程师李焱、裘越华,高工张旭东、施楣梧研发的高强耐磨箱包织物采用国产高强涤纶工业丝,通过空变加工并优化织造、染整、涂层工艺,开发出一种高强耐磨特点突出,具有多功能性,整体指标达到美军现有装备水平的新型军用携行具面料,其成果可推广应用到民用箱包领域,国产携行具箱包已经踏上高强高端上档次之路。
“近10年来我国的纤维产业经调整升级,高性能纤维的产业化卓有成效。不过在应用层面上,以高强纤维为主体材料的产品开发还没有全面启动,特别是在军用装备应用领域。”李焱介绍说。
那么,高强耐磨面料的原料是如何选择、织物的结构是怎样确定的呢?“新面料的开发目标是选择国内已经产业化生产的高强纤维为原料,并配以合理的织染工艺,生产出具有高强耐磨性能及良好外观和缝纫加工性能的携行具面料。”施楣梧表示,目前,国内技术比较成熟的高强纤维包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高强涤纶、高强锦纶等。其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强力指标和耐磨性能最好,但其价格高、耐温性差、难以进行染整加工,限制了它在普通织物上的使用。高强涤纶工业丝、高强锦纶和高强维纶等纤维也有较高的强度,且价格适中,可进行染整加工。(见下表)
 
 
[1][2]下一页>>